解码备考中的“高原现象”
作者: 杜瑞花
〇 倾听小敏同学的烦恼
前两天,我收到了小敏同学写给我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杜老师,您好!我现在有一个烦恼,刚进入初三,我的学习动力非常大,一开始学习效率很高,进步也很快,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现在,离中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随着复习的进一步深入,我觉得学习状态很不好,许多知识点记了就忘,学习效率在下降,成绩也进步缓慢。我的心里十分着急,可越着急就越混乱,看到有的同学在加倍努力学习,更是心烦意乱,感觉压力越来越大,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了,感到很无力,不知道怎么办,您能帮我吗?”
最近在课堂上,我也听到其他同学类似的心声:“原来已经记住的定理、定义、公式、概念等回忆不起来了。”“没心情,成绩怎么就没有提高呢?”“感觉能量耗尽,提不起精神。”“睡眠不好,老是失眠。”“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了。”“烦躁、焦虑、混乱。”“没信心,真不想学了。”初三的学子们,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请你觉察一下自己,你有类似的烦恼吗?你知道这种心理现象是什么吗?这种心理现象是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〇 揭开“高原现象”的面纱
最早用实验方法证明“高原现象”的是布瑞安等人,他们研究了收发电报中动作技能的进步,结果发现,在练习的15—28天之间,被试人员虽有练习,但成绩不见提高,这就是练习进程中的“高原时期”。
在我国,最早提及和探讨“高原现象”的人是著名的心理语言学家朱曼殊,他在1900年出版的《心理语言学》一书中对“高原现象”进行了阐述,“高原现象”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初期的练习曲线直线上升,到了某一阶段停滞不前,在练习曲线上呈现出近于平坦,甚至下降的趋势。这种停滞时期就被称为高原期。
心理学家研究得出,“高原现象”不是必然存在的,如果学习的技能相对简单,学习者的身心状态良好,就不会出现“高原现象”。在这里强调,“高原现象”并不是技能水平达到了生理极限的表现,人掌握技能的水平与机体的活动能量有密切关系,所以掌握技能的实际情况一般并未达到生理极限,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其技能提高的潜力是很大的。
〇 探索“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造成“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相同,并且有的出现早,有的出现晚,主要有以下原因。
1.学习结构和方法未改变
离中考越来越近,有些同学没有根据实际的学习内容、进度及时调整学习结构和方法,这样可能会造成“高原现象”。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学习结构和方法应随之改变,尤其是临近中考与复习后期,此时大家需要对知识融会贯通,提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没有做好调整之前,学习就会处于停滞状态,学习成绩甚至会暂时下降。当完成了调整过程,成绩又会有所提高。
2.学习压力大,身心疲惫
备考期间,家长的期待、老师的要求、模拟考试的成绩等信息不断“扑来”,有的同学会感到压力很大,而且不断做题,缺乏体育锻炼,会让身体感到疲劳。有的同学一直在努力,成绩却原地踏步,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很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高原现象”,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迟钝、烦躁不安、厌学等,学习效率也会降低。
3.学习动机降低,意志品质薄弱
有的同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失去了学习兴趣,没有了自信,学习动力不足。特别在备考复习后期,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广、内容量大,学习时间长,自主性要求高,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然而,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对压力、挫折和失败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意志力薄弱,觉得自己没有好的发展前途,失去了斗志,自然很难提高学习成绩。
〇 找到“高原现象”的解锁密码
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面对“高原现象”,我们应当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各种原因,在确保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挖掘自身的潜能,力求达到个人的最佳状态。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探寻“高原现象”的解锁密码,突破自我,继续前行。
1.锁定目标,积极备考
“高原现象”是备考复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暂时停顿状态,是属于正常状态,大家不必惊慌和对抗,而是坦然接受,锁定目标,勇往直前。出现“高原现象”这种心理状态,恰恰说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已饱和,大家要试着改变学习内容的难度,训练考试技巧,让考试技巧日趋成熟、完善。
2.调整方法,制定计划
当发现学习成绩不再有提升时,大家需要审视学习方法是否仍然适合当前的备考复习冲刺阶段。学习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要适时调整学习方法,制定与时俱进的学习计划。例如,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手段,使知识系统化,并尝试新的解题方法,举一反三,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等。
3.身心健康,劳逸结合
“高原现象”可能与身体和心理疲劳有关。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和良好的心态可以帮助大家缓解学习压力。当心情烦躁时,大家可以试着做几次深呼吸,也可以通过听音乐、做运动、冥想等方式释放消极情绪。
4.增强意志,应对挫折
学习的过程就好比是一场马拉松赛跑,途中难免会遭遇疲惫与煎熬并存的“极点”时刻。在这个时刻,我们要对自己说:“你做得已经非常出色了,只需要再坚持一会儿,终点就在前方。”这样的自我激励能够帮助我们磨炼意志、积累经验,并且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挑战。
5.主动学习,积极求助
在备考复习中,大家可以和有相同目标的同学结为“一对一”学习伙伴,如语文学习伙伴、数学学习伙伴、英语学习伙伴等,互相帮助和监督,共同进步。除此之外,大家可以向老师请教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寻求新的学习策略,寻找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大家也可以向家长寻求生活上的关怀与后勤保障,确保学习之旅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