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青春,我偏要勉强
作者: 吴铭哲青春,是我们最美好的年华,有人说“青春不过几届世界杯”,詹青云说“乘着年轻,我偏要勉强”,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有的人将自己的青春扑在纸墨之间,有的人把自己的青春洒在绿茵场上……青春,可以说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
每日清晨,一阵悦耳的歌声总会把我从睡梦中唤醒,属于那一天的征程,就开始了。外面雾气弥漫,充斥了未知与机遇,我骑着车,从中划开了一道小径,早晨的雾水附着在身上,给人带来一丝清新与生机。与同学为伴,一起跨过班级的门槛,迈进了那个属于知识的海洋。
琅琅书声回荡在耳畔,李白、杜甫似乎都来到身边,叙述着那个年代的繁华和衰败,语文课很有意思,也能引起人们的深思;数学,如一次函数般捉摸不透,变幻莫测,当你以为你离真相仅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它总能告诉你“别着急,还差得远呢”!每一次的交锋都是一次头脑的风暴;光的精灵在教室中飞舞,化作7种不同的光斑,照亮了一张张渴望的面庞,电流的流动,连接了你与我们的心,就算是杠杆,也撬不开你我之间的友情,物理是如此引人陶醉。
学习,本就是在海洋中畅游。有时,你可能会遇到飓风,可能会遇到暗流,可能会触到礁石,但这依旧比不上在海中潜游的那些金枪鱼,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但是,我认为学习真正的乐趣并不在此,而是在于和同学们的协助中。在课间,一道难题,几张稿子,几把凳子,就可以展开一次“世纪大战”,经常是同学们各抒己见,各显神通,一道题目常常能有3种不同的解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回忆了上课的知识,连接了课外的拓展,展开了思维的碰撞,收获了友谊与新知识,加固了我们对于知识的了解。
在课余时间,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每当有同学在与数学厮杀略占劣势之时,我便会很乐意地去帮助他,为什么呢?因为,做1道难题比做10道简单的能一眼看出答案的题目有意义多了,在帮助他(她)的过程中,我又重温了这个知识,可能是才学的,也可能是旧的知识,或是自己不常常复习的,总的来说,受益者永远是自己。
一盏台灯,一沓作业,一支笔,一个夜晚创造一个奇迹——其实是不聪明的行为。学习,讲究的是策略,而不是速度。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荒废的,博尔特在十几岁就开始坚持训练,别人付出一倍的时间去练习、训练,他就付出两倍,日复一日,创造了100米跑9.58秒的世界传奇;姆巴佩19岁就已带领法国队夺下大力神杯;C罗在青年时期,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的进球——倒挂金钩、4米多的头球……这就是青春带给他们的回报。燃烧青春,在青春年华为着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可能成不了他们那样的佼佼者,但也可以完成心中的愿望。
趁着青春,我偏要挑战自己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