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数星星

作者: 王振州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他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著名的地动仪就是张衡发明的。

张衡小时候非常聪明,拥有更难能可贵的品质——谦虚好问,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兴趣。白天的太阳、晚上的月亮、一闪一闪的星星都让他产生无尽的遐想。

有一天,他和母亲一起到田野中挖野菜。出去的时候,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照耀着大地,他看见自己的影子被太阳拉得很长。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母亲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他跟在母亲后面,一蹦一跳地走着。这时候他突然发现影子没有早上那么长甚至缩成一团了,顿时产生疑惑:“咦!影子哪里去了呢?”他惊奇地叫道。张衡赶忙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说这是由于中午太阳升得很高,影子就会变短,缩成一团,等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影子还会变长,就像早晨的一样。

回到家里,张衡一直关注着自己影子的长度。他发现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傍晚时分,自己的影子又变得像早晨时那样长。这是张衡第一次学到了天文方面的知识,感觉高兴极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父母带着张衡到打谷场上纳凉,这是人们一天当中最快乐的时光。当其他小孩子在追逐打闹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只有张衡不声不响地待在旁边,望着茫茫夜空,嘴里还小声默念:“1颗,2颗……”母亲以为他白天跟自己出去累着了,就说:“衡儿,你要是累了就自己回屋里歇着吧,不要数数字,像丢了魂似的。”张衡好像没听见,依然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望着夜晚的星空。

父母见他没吱声,也就不再管他。又过了好一会儿,其他人都困倦了,准备回家睡觉了,他还在那里望着天空。这时,一个大哥哥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傻了?老望着天上干什么,那上边又不会掉金豆子。”张衡这才回过神来,揉一揉酸痛的脖子和眼睛说:“谁指望天上掉金豆子了,我在数星星。”此语一出,大家都愣住了。“什么?数星星!真新鲜,还有数星星的傻瓜。那我问你,数清了吗?”那位大哥哥问。“我还没有数完呢,不过现在已经数到1000多颗了。”

旁边的一位老爷爷插话道:“孩子呀,别数了,天上的星星是永远数不完的。这些星星无穷无尽,飘忽不定……”张衡却打断老爷爷的话:“才不是呢,我刚刚数过的,那一片天空就只有1000多颗,只要我坚持数下去,肯定会数完的。”老爷爷被张衡的执着精神打动了,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衡的父亲早看出了他的心思,就说:“衡儿,我知道你的想法,但你这样数是不行的。天上的星星分布是有规律的,你要按照这些规律,把它们分成一个个星座,这样才会把星星弄清、记牢。”

张衡点了点头,按照父亲说的翻阅书籍查找资料,果然又认识了许多新的星星。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衡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在那个时代,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更加严重。因为人们无法预测它什么时候会发生,而一旦发生却极具破坏力,所以引起了张衡的思考。他想,能不能研究制造一种在地震发生时就能比较准确测定其方位的仪器,这样大家提前防备,就可以避免很多损失,也方便后续的救援。定下目标以后,他查阅了大量关于地震的资料,并且多次实地勘测。

有时,张衡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亲自来到刚刚发生地震的地方,测量大地的震感。有一次,他把地动仪插到大地里,刚要读取数据,一波剧烈的余震袭来,离他不远处的一道土墙轰然坍塌。幸亏他眼疾手快,往旁边一跳,才躲过一劫,不然肯定要被砸成重伤。但张衡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他起身拍拍身上的泥土,就继续看仪器上的数据了,这样才比较准确获得了第一手数据信息,为后来地动仪的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震区的老百姓常常不理解张衡的行为,认为他这样做太危险了,但张衡有自己的坚持,仍然夜以继日地研究地动仪。

终于,地动仪成功问世了。

上一篇: 注意力训练
下一篇: 民族英雄陆秀夫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