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快乐相伴
作者: 陈跃红陈跃红 苏州市相城区文征明实验小学 校长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学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内在生理和外部经验的快速变化使他们很容易遇到心理困扰,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为新办三年的年轻学校,苏州市相城区文征明实验小学秉承着“阳光成长、健康生活、五育并举、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安全、健康、温暖的成长环境,科学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学校更是通过家校沟通、读书分享、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让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童年,解放孩子的天性,夯实成长的本色,让孩子的学力和心力一起发展。
首先,我校让亲子教育融入学生的健康成长之中,健康与亲情相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原生家庭往往是产生心理问题的源头之一,因为特殊家庭产生亲源性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正在逐年递增,所以我们特别关注家庭层面的教育指导。学校与苏州大学等高校共同开设系列化的父母心理教育专题讲座,引导家长尊重孩子、发展孩子、引领孩子。在家庭中鼓励父母与孩子共同劳动、共同运动、共同活动,在亲子互动中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学生的心里时刻感受到亲情相伴,满足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归属与爱的需求。我们还邀请家长走进孩子的课堂,分享工作、成长的经历;邀请家长走进教室和孩子一起参加六一活动,在歌声中愉悦孩子的心灵;我们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运动会,在一起竞赛中激励孩子的自信。亲情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润滑剂,是孩子童年生活的一束阳光。《新华日报》专题曾经报道了我校亲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苏州市相城区也在我校成立了“心理健康亲子教育中心”。
其次,让读书融入学生健康成长之中,健康与读书共生。书以明志,读以清心,阅读具有潜移默化的心理效应,许多心因性问题能够通过阅读消灭于萌芽状态。 学校开展了小学生500本书阅读工程,让读书发生在校园中,通过晨诵、午读和暮吟等活动让孩子徜徉在书的海洋,不断攀登成长的阶梯。在读书中与时空对话,与伟人交谈,向未来奔去,丰厚孩子们的人文底蕴,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底色,增强孩子们的成长底气。我们与苏州图书馆开展了馆校合作的图书馆课程,开设了不同主题、不同作家的专题读书活动。一个个读书的故事就是照亮一段段孩子心理成长的心灯。读书也磨炼了孩子的意志,放飞了孩子的理想,让孩子在读书中享受到了心理成长的幸福,正如文徵明的诗所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病后惟应此味长。千古精神如对越,一灯风雨正相忘。”
另外,我校让健康成长融入课程建设之中,让成长与课程同行。依据心理学的人本主义理论,学校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植课程建设中,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了传统礼仪、全员民乐、全员足球、戏剧演讲、书法国画、舞龙舞狮、创新思维、人工智能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又具有文化传承的特色课程。通过跨学科课程滋养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的成长本领,在课程活动中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抗挫能力,化解成长烦恼,拥抱美好生活,不断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
《祝您健康·成长》举办的首届“凤凰成长杯”“我成长我快乐”活动从3月启动以来,我校组建了征文项目活动组,开展了专项培训,分解了各项征文工作,发动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不断深化对征文主题的理解,不断对征文进行修改,在各年级中进行了初步评审,把优秀的征文及时推荐上报,并要求把这次征文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与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教育教学考核相结合,增强孩子、老师和家长参与征文的荣誉感和积极性。本次征文活动不仅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更是让学生、老师、家长感受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心理教育及自我调节的方法。
这次征文活动我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多名孩子获得了多个特等奖、一等奖,这次的获奖必将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坚实一步,必将是孩子心理自我教育的难忘历程,必将是家校共育的累累硕果,也必将为我校创建品牌学校增光添色。因此我非常感谢各级领导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关爱,对我们基层学校成长的关心,也非常感谢各位评委和编辑付出的辛勤劳动。回去后我们将大力宣传本次颁奖仪式,积极参与报纸杂志的征订和阅读,也诚挚邀请下次颁奖活动有机会在我们学校举行。
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与健康同行,与快乐相伴,是每个教育人的使命,愿我们共同携手,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