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培养阅读习惯

作者: 朱光潜

青少年如何培养阅读习惯0

朱光潜是20世纪享誉中外的美学大师,也被誉为“青年人的导师”,不仅因为他从年轻提笔开始,就为青年人写作,更由于他曾经做过中学教师,又在大学里长期任教,比较了解青年人的想法,乐于为他们指点迷津。他那火热的情感,温文的态度,丰富的学识,无一不使接近他的青年感到佩服。

学校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阅读。但是你试着扪心自问:每天真的抽不出一小时或半小时的工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小时,那么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吧?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坏习惯引诱。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

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致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趣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时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

兴趣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你到老都喜欢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阅读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

书是读不尽的,就算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

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的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

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唯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不值得读第二遍的书。

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难超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获得较准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起你的思考。

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谈千卷万卷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读书靠自己去搜求、抉择

你也许要问我,像我们学生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这个问题可是不易回答。本来这种征求的本意,是以一个人的标准做一切人的标准,好像我只喜欢吃面,你就不能吃米,这完全是一种错误见解。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

我为了写这封信给你,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他们的青年读物部最流行的书可以分为四类:

(一)冒险小说和游记;

(二)神话和寓言;

(三)生物故事;

(四)名人传记和爱国小说。

其中代表的书籍是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和《海底两万里》,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大仲马的《三剑客》,霍桑的《霍桑给孩子的奇书神话》和《丹谷闲话》,金斯利的《希腊英雄传》,法布尔的《鸟兽故事》,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骚塞的《纳尔逊传》,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之类。

有些书在国外虽流行,给中国青年读,却不十分适宜。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中小学的孩子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谈到这里,我还没有答复应读何书的问题。老实说,我没有能力答复,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必读书”,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比方在中国书里,我最欢喜《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词选》《红楼梦》,等等。在外国书里,我最欢喜济慈、雪莱、柯尔律治、勃朗宁诸人的诗集,索福克勒斯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和《奥赛罗》,歌德的《浮士德》,易卜生的戏剧集,屠格涅夫的《处女地》和《父与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小说集,小泉八云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

如果我应北平《京报副刊》的征求,也许把这些古董洋货捧上,凑成“青年必读书十种”。但是我知道这是荒谬绝伦的。所以我现在不敢答复你应读何书的问题。你如果请一个人替你面面俱到地设想,比方他是学文学的人,他也许明知青年必读书应含有社会问题、科学常识等,而自己又没甚把握,姑且就他所知的一两种拉来凑数,你就像问道于盲了。

同时,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工夫去搜求。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读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注意读书方法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了解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用笔记录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各人的天资、习惯不同,你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而论的。你自己终究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单子,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本文摘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