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反流物打败的食管

作者: 钟文其

被反流物打败的食管0

▎胃酸烧心,烧的其实不是心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饱餐一顿之后,正准备美美地消化一番,心里却像点燃了一把火,非常难受。其实这里的烧心和心脏没有关系,它只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的症状,指的是食管的灼热。为了消化食物,人体的胃会产生胃酸和胃蛋白酶,储存在胆囊的胆汁会释放到十二指肠。我们都说水往低处流,正常情况下这些胃酸、胃蛋白酶、胆汁都是随着胃肠道的蠕动向着下游的小肠、结肠流去。在异常的情况下,它们会向着反方向流动,跑到与胃相连的食管上,甚至继续反流至咽部,跑到气管里。反流物刺激我们的食管就会导致反酸、烧心、吞咽梗阻感等症状。反流至咽部会导致咽部的烧灼感并引起咽喉炎,有时会有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等症状。反流至气管时就会出现反复的咳嗽或者哮喘。很多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或者哮喘,说不定就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

▎正常情况不会引起反流,这道关卡功不可没

在正常情况下,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等反流物无法从胃反流至食管,这要归功于抗反流屏障,它由食管下括约肌、膈肌脚、膈食管韧带、食管与胃底间的锐角等组成,可以提供足够的压力抵挡反流物从胃反流至食管。这个屏障的组成说起来复杂,我们平常关注一下食管下括约肌这个结构就可以。食管下括约肌有时会一过性的松弛,是引起反流最常见的原因。

▎面对反流物,食管先一步投降

在胃里,胃黏膜的上皮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和碳酸氢根离子,在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层屏障,能中和强悍的胃酸,阻隔胃酸和消化酶,以保护胃不被侵蚀。

发生反流后,食管本身也存在一些机制抵御反流。食管本身的蠕动,会将大部分反流物重新送回胃内,剩下的通过唾液进行中和。如果这种食管腔廓清机制无法清除反流物,则需要食管黏膜屏障抵御反流物的侵袭。

食管黏膜屏障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前上皮屏障,主要包括食管黏膜表面黏液层-不动水层-表面碳酸氢根离子复合物和黏膜表面活性物质;二是上皮屏障,主要由食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间紧密连接所组成;三是后上皮屏障,主要由血液和体液缓冲系统所构成。胃黏膜上皮可以分泌足够的黏液和碳酸氢根离子,形成凝胶层,以中和胃酸、抵御胃蛋白酶的侵蚀。与胃黏膜屏障相比,食管黏膜上皮缺乏分泌碳酸氢根离子的能力,通过细胞间隙弥散至黏膜表面的碳酸氢根离子量也较少,故黏液层-不动水层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较低,中和胃酸的能力较弱,表面的黏液层的质和量也不如胃黏膜。

▎对于胃食管反流,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一半以上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为慢性病程。对于症状较轻或者偶尔发病的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或进行低强度的按需治疗。这种生活方式和饮食的干预要贯彻始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些方式包括:减肥,减少腹部的脂肪;戒烟戒酒;避免夜间进食,避免饱餐,进食后避免运动,避免进食如巧克力、咖啡、辛辣食物、橘子、番茄、高脂食物等可能促进反流的食物,进餐时要细嚼慢咽;对于夜间反流明显的患者,我们要尽量抬高床头。

如果发作频繁,生活方式、饮食干预控制不佳时,则需要进行药物干预。中重度症状和(或)有并发症的胃食管反流患者通常须长期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抑酸剂、抗酸剂、促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等。因为不同个体差异较大,使用药物的种类、剂量、疗程也会不同,故在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非常重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