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应对青少年脾胃虚弱

作者: 申妮 霍涌波 李旭东

中医如何应对青少年脾胃虚弱0

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脾胃功能正常不仅能确保青少年有良好食欲,还能有效促进营养吸收,为他们的身体生长发育奠定坚实基础。如果青少年的脾胃虚弱,会影响食欲,进而引起消化不良、营养状态差、免疫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家长应深入了解并重视起青少年脾胃健康,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青少年脾胃虚弱的原因

脾胃虚弱是中医的一种证候,是由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耗伤等原因导致的脾胃功能减弱,包含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胃阳虚、胃气虚、胃阴虚及脾胃虚寒等类型。

青少年脾胃虚弱的原因有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情绪因素等。

1. 饮食失调

中医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如果青少年经常过量进食,使胃肠长时间超负荷运作,可能会导致积食的发生,进而会引起脾胃虚弱。青少年饮食不规律,如不吃早餐、暴饮暴食或过度摄入快餐和零食,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增加脾胃的负担,影响其正常功能。同时,部分青少年偏好生冷、油炸、油腻等食品,过多摄入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使脾胃的运化功能下降,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多摄入油炸、油腻食品容易生湿生痰,阻滞脾胃气机运作,进而出现口中黏腻、腹胀、大便不爽等问题。

2. 劳累过度

劳累过度,分为劳力过度和劳神过度。青少年时期学业繁重,学习压力较大,用脑过度,思虑过多,熬夜学习,作息不规律等,经常会出现劳神过度,容易损伤脾气,使脾失健运,导致脾胃虚弱。青少年运动过多,或久站久坐,或者病后体虚时活动过多,都属于劳力过度,损伤脾气,可能出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等症状。

3. 精神情绪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的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精神压力相对较大。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脾属土、肝属木,如果青少年长期保持负面的心理情绪,很容易导致肝气瘀滞。肝郁可能会引起肝气横逆,干扰脾胃的正常功能,进而出现食欲不振,胃部胀痛等症状,进一步影响脾胃功能。此外,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容易出现作息不规律、熬夜使用电子产品等情况,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消化功能紊乱等。

脾胃虚弱的症状表现

青少年脾胃虚弱的症状主要包括面色萎黄、体质虚弱、容易疲劳、身体发育迟缓、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惫以及青春痘等问题。在消化系统方面,青少年可能会表现为进食明显减少,且伴有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在睡眠方面,脾胃虚弱可能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速度。在免疫力方面,青少年抵抗能力可能会显著下降,频繁出现感冒、咳嗽等,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难以痊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青少年的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中医治疗措施

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两者共同担负生化气血的任务,是后天之本。中医治疗脾胃虚弱,可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情志调理、运动调理等。

1.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脾胃虚弱,通常会采用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药物。如党参、白术、茯苓等,这些药物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营养的吸收和气血的生成。同时,根据青少年的具体症状,中医还会进行个性化配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对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青少年,可以加入山楂、神曲等消食化积的药物;对于面色苍白、体虚乏力的青少年,则可以加入黄芪、当归等益气养血的药物。

中药合理搭配组成方剂治疗效果更佳,治疗脾胃虚弱的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例如:小建中汤由桂枝、炙甘草、大枣、芍药、生姜、饴糖组成,为了增强健脾补气效果,可以加党参、白术。桂枝主要用于温阳散寒,帮助振奋脾胃阳气,驱散寒邪。芍药与桂枝配伍,起到调和营卫的作用,在温阳的同时不会过于燥烈,且有助于缓解虚寒引起的腹痛。生姜增强温胃散寒的功效,并且能防止青少年因为脾胃虚寒而出现呕吐等情况。党参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青少年因为脾胃虚寒而出现的食欲不振。白术帮助去除脾胃内的湿气,使脾胃功能正常运转。大枣能够补充气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充足也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饴糖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腹部隐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起到滋养脾胃的作用。

2. 针灸治疗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脾胃的功能。治疗脾胃虚弱的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中脘、脾俞等,这些穴位与脾胃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通过针灸刺激,可以促进脾胃的气血运行,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针灸还可以调节青少年的整体气血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3. 推拿按摩

通过对身体特定部位进行推拿、按摩,以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调理脾胃的目的。在治疗脾胃虚弱时,可以按摩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等穴位,以达到健脾和胃的功效。推拿按摩不仅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带来的身体紧张,还能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和提升。常见的推拿按摩手法包括揉腹、捏脊等。揉腹可以帮助消化,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或腹泻等问题;捏脊则能疏通背部经络,调和气血,对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面色萎黄、体虚乏力等症状有显著效果。

4. 情志调理

对于青少年来说,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对脾胃健康至关重要。家长和教师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负面情绪,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可以鼓励青少年参加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瑜伽、冥想等,这些活动有助于调节情绪,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5. 运动调理

青少年平时可以结合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慢跑、游泳、跳绳等运动,能够增强身体免疫能力,有益于脾胃健康。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青少年增强胃蠕动,提高消化功能。建议在进食一定时间后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有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青少年运动不足,会使食物积聚在胃部和肠道,容易造成口臭、腹胀,以及宿便等情况,会影响青少年正常消化功能,降低身体抵抗能力,因此青少年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户外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

1.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家长应帮助青少年日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脾胃健康。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避免过多摄入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这些食物对脾胃造成负担。同时,应积极鼓励青少年选择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在水果的选择上,虽然橘子、乌梅等酸性食物富含维生素C 等有益成分,但过量食用可能对胃造成刺激,引起不适,因此需适量食用。此外,暴饮暴食是增加消化道负担的主要原因,家长还需控制青少年的进食量和进食速度。通过家长合理安排饮食,既能满足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又能有效保护脾胃健康。

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充足的睡眠对于青少年的脾胃健康同样重要。夜晚是身体进行自我修复和调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帮助脾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家长应监督青少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确保他们每晚都能获得足够的睡眠。此外,避免在睡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3. 注意季节变化与保暖

在寒冷季节,家长应提醒青少年及时增添衣物,特别是注意腹部和足部的保暖,以防寒气侵袭脾胃。同时,在炎热的夏季,也要避免过度贪凉,如长时间吹空调、吃冷饮等,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4. 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

除了身体上的调理,家长还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青春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家长应积极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可以鼓励青少年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阅读、绘画、音乐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幸福感,从而对脾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青少年若出现脾胃虚弱,可能会对他们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家长应了解脾胃健康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同时关注季节变化与保暖措施,积极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状态,通过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情志调理和运动调理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青少年脾胃虚弱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