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办法
作者: 韦清云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高职院校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为学生带来丰富知识和便捷交流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了解网络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学生常见网络相关的心理问题
1. 网络成瘾
不少高职院校学生受网络成瘾困扰。高职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或网络直播,学业受影响,成绩下滑,自信心受挫,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随之而来,严重损害心理健康。
2. 网络暴力
网络的匿名与便捷滋生网络暴力,高职学生易成为受害者,遭受谩骂、诽谤和侮辱。网络暴力中的攻击性言语会严重伤害学生自尊和安全感,可能留下长期心理阴影,干扰心理正常发展。
3. 社交依赖与现实社交障碍
青少年热衷网络社交,部分过度依赖,在虚拟世界寻求满足,现实社交中却退缩、害怕。长此以往,现实人际交往能力退化,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加剧。
网络环境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的原因
1. 网络特性
网络内容丰富、反馈即时且具虚拟性,对青少年吸引力巨大。网络游戏的升级机制、网络社交的点赞评论,能激活大脑奖赏中枢,快速满足青少年对成就感与认同感的心理需求,导致沉迷和成瘾行为。
网络社交缺乏真实情感体验。青少年过度投入网络社交,会减少现实社交时间,降低现实社交质量,打破社交平衡,影响心理健康。
2. 青少年心理易受影响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好奇心强、自控力弱、情绪波动大。网络的新鲜刺激易激发探索欲,而心理不成熟使他们难以抵御诱惑,接触不良信息时更易产生心理问题。青少年接触暴力、色情等不良网络信息,会出现情绪烦躁、行为叛逆等情况。
应对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相关心理问题的办法
1.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心理咨询师,引入先进心理治疗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等,针对网络成瘾、网络暴力创伤等问题,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和干预。
高职院校应开设专门的网络素养课程,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筛选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2. 营造健康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可组织网络知识竞赛、网络文化作品创作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创作积极网络内容,营造良好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加强体育锻炼,通过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跑步等,释放压力,增强身体素质。
充分认识网络对高职院校学生影响,通过多种措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解决心理问题,实现心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