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磨损:口腔里的慢性病
作者: 陈永刚牙齿磨损是口腔健康中的常见问题,是指在没有菌斑、龋病及外伤等情况下,由于磨耗、磨损、酸蚀等因素而导致的牙体硬组织损失。
牙齿磨损的危害
人在正常咀嚼过程中,牙体硬组织会缓慢地丧失,同时会不断形成继发性牙本质,牙体硬组织的厚度并不会明显减少,此为生理性的磨耗,对口腔健康没有明显的危害。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高强度、反复的机械摩擦,从而造成牙体硬组织的快速丧失,此为病理性的磨耗,会影响牙齿的形态、结构和咀嚼功能,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
后牙的磨损一般重于前牙,以面为重。磨损导致牙齿的咬合面变得光滑,边缘变得锐利。牙齿磨损后,牙本质暴露,导致牙齿对冷热、机械刺激变得敏感。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即为食物嵌塞,可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有可能形成邻面龋。严重的磨损可导致牙髓暴露,患者会出现较剧烈的疼痛。当多颗牙齿严重磨耗时,牙齿垂直距离过低,从而引起颞下颌关节疾病,出现相应的症状。牙齿磨损不仅影响着口腔的功能和美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与牙齿及颌骨相关的疾病。
导致牙齿磨损的因素
1.生活习惯
如咬硬物、咬指甲、磨牙等不良咀嚼习惯;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喜欢嚼槟榔等。以上生活习惯都会增加牙齿表面的磨损,导致牙釉质受损。
2.酸蚀症
分为外源性酸蚀和内源性酸蚀。牙齿表面长期接触酸性物质,可导致牙齿表面腐蚀。外源性酸蚀,一般是高频率摄入酸性食物和饮料等,如柑橘类水果、维生素C类制剂、酸性药物、职业相关酸性物质等。内源性酸蚀来自体内的胃酸,如胃病长期返酸、呕吐、胃食管返流症等也会加剧牙齿磨损。
3.发育异常
在牙齿的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如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牙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氟斑牙等,都会导致牙釉质强度降低,耐磨性减弱,增加牙齿表面受损的风险。
4.环境因素
如游泳池中氯化物消毒过的水会导致牙釉质表面的酸蚀,降低牙齿的耐磨性,增加牙齿磨损的概率。
5.其他因素
如咬合异常、牙齿不正常磨合等口腔结构问题也可能导致牙齿磨损加剧。
牙齿磨损的诊断
可通过口腔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手段诊断牙齿磨损。通过口腔检查,可观察牙齿表面的磨损情况,包括磨平、牙釉质的损失等。不同类型的磨损可能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如机械性磨损和酸蚀症导致的磨损会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机械性磨损多表现为牙冠咬合面的磨损,酸蚀症导致的磨损多为接触酸的表面呈刀削状的光滑表面或杯状凹陷形态。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如夜磨牙病史、胃食管返流史等可明确病因。还可以采用口腔内拍摄、口腔印模、X线片等一些辅助检查诊断牙齿磨损。
牙齿磨损的治疗
1.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对于牙齿磨损造成的敏感症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脱敏剂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牙齿敏感问题,增强牙釉质的抵抗力,从而减缓或阻止磨损的进展。脱敏剂通常含有氟化物等成分,可以渗透到牙釉质中,填充微小的磨损区域,从而减少牙齿表面的敏感性。激光脱敏治疗是通过激光技术促进牙釉质的再矿化,增强其硬度和抵抗力,从而减轻牙齿敏感问题。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牙齿及整体情况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修复治疗
对于严重的牙齿磨损,可进行修复治疗,包括直接修复和间接修复。直接修复是指在口腔内直接使用牙科材料修复受损的牙齿,如牙齿充填或牙齿修复,适用于较小范围的牙齿磨损,修复过程相对简单、快捷。间接修复是通过制作义齿或者牙冠等方法修复牙齿磨损,适用于较严重的牙齿磨损情况,可以更好地修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在确定治疗方案时,牙医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牙齿状况、磨损程度、个人健康状况及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制订合理的治疗计划。
3.正畸治疗
对于儿童,应注意口腔发育情况,如由牙列不齐或咬合异常引起的牙齿磨损,可及时行正畸治疗,及时调整牙齿的位置和咬合关系,以恢复正常的牙列和咬合功能。
如何预防牙齿磨损?
1.合理饮食
减少过硬、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和检查。
2.减轻磨损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选择软毛牙刷、含氟牙膏,并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助于保护牙齿表面,减少磨损的发生。对于咬合力过重的人,可通过调节咬合力、制作咬合垫等方法减轻牙齿的压力,从而降低牙齿磨损的程度。
3.减轻压力
压力是夜间磨牙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采取放松技巧、保持规律作息等方式可以帮助夜间磨牙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从而减少夜间磨牙的发生,减轻牙齿磨损。对于长期磨牙已经对生活、健康造成影响的患者,配戴咬合板可以帮助其维持上下颌的稳定,减少咀嚼肌的紧张,从而减缓牙齿的进一步磨损。
牙齿磨损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问题,对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美观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该重视牙齿磨损的治疗和预防,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等方式,保持牙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