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女性亦需警惕妇科炎症
作者: 杨磊最近接诊了一位15岁的青春期女性患者,主诉外阴瘙痒,分泌物有异味,后经相关检查后确诊为真菌性阴道炎。为什么青春期女性会患上妇科炎症?有哪些原因会导致青春期女性患妇科炎症?怎样做才能帮助她们远离这些困扰?
正确认识青春期女性妇科炎症
妇科炎症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泛指女性生殖器炎症,其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一般较轻,容易被忽视。很多人认为妇科炎症是成年女性才会得的病。虽然青春期女孩与育龄女性相比,患有妇科炎症的概率较低,但仍然有一定概率发生一些特定的妇科炎症。
青春期女性刚刚经历月经初潮,激素水平并不稳定,身体的抵抗力不如成年女性,而阴毛、外阴的脂肪垫发育也还不完善,不能作为一个良好的保护屏障。因此,一旦遇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很容易出现妇科炎症。另外,青春期女孩面对自身的成长变化,大多会感觉不知所措,缺乏正确的生理卫生指导和保健知识,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错误的护理方法,增加了患妇科炎症的概率。

青春期女性妇科炎症的症状表现
青春期女性会出现的妇科炎症多为阴道炎和外阴炎。一般表现为外阴红肿、瘙痒、有烧灼感;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性状异常,有腥臭异味;伴随尿频、尿痛及排尿困难等症状。如果是慢性炎症,还可能发生下腹坠痛、月经紊乱或月经量过多等问题,严重者还会影响输卵管,导致不孕。
白带可以说是外阴环境的晴雨表,白带异常提示可能发生了外阴感染。正常的白带在整个女性的生理周期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整个周期雌孕激素的波动,性状发生变化,稀薄、黏稠、透明或白色都是正常的,不需要过度焦虑。异常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外阴的红肿、瘙痒,白带异味,颜色发黄、发绿,性状豆渣样等,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需尽快就医,规范治疗。
青春期女性为什么会得妇科炎症?
女性的生殖器与外界是相通的,外界病原体可从阴道进入子宫。阴道口与尿道口、肛门相临近,容易受到尿液、粪便的污染。女性外阴部位皮肤非常娇嫩,皮肤汗腺丰富,如果个人卫生不当,容易滋生细菌、真菌等病原体。通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大量的乳酸杆菌,分解糖原产生乳酸,使阴道内呈酸性环境,不利于有害菌的生长,但在局部抵抗力下降时有些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由于月经周期原因,宫颈长期浸泡于刺激性的分泌物中,上皮脱落容易导致宫颈内膜褶皱及腺体内多种病原体潜藏其中,经期不注意卫生,如使用不洁卫生护垫、内裤清洁不当等,都很容易诱发妇科炎症。
1.缺乏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
青春期女孩处于从女孩到成熟女性的过渡期,因为羞怯心理及家长的忽视,导致缺乏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例如:对于外阴的清洗方法掌握得不是很好,有可能存在长时间不清洁或不更换内裤这种不良卫生习惯,进而导致妇科炎症的发生。另外,使用不合格的卫生用品也会导致生殖系统受到病菌的污染,如不洁净的卫生纸、已经过期或受潮的卫生巾等。
2.外阴局部不透气
青春期的女孩都比较爱美,为了显瘦经常会穿一些紧身裤或透气性不好的牛仔裤;有一些女孩因为有了白带,养成了垫护垫的习惯;还有一些女孩由于学习课业较重,经常久坐不动。这些都不利于外阴的透气,致使病原体滋生和繁殖,从而引起阴道炎等妇科炎症。
3.过敏
有一些女孩可能会在广告的引导下使用洗液或者一些不合规的产品来清洗外阴,但其实这是一种完全没有必要的过度清洁。因为孩子们的皮肤细嫩,对很多化学用品非常敏感,容易引发过敏。外阴部分有黏膜,过敏反应会更明显。一旦过敏就会发生红肿、瘙痒、白带异常等情况。
青春期妇科炎症的治疗
妇科炎症的治疗方式可以分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主要包括规律作息生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干燥、穿宽松透气内衣裤等消除诱因和调整生活的方式。药物治疗多选用口服抗生素药物进行杀菌消炎治疗。不同疾病的病原菌不同,选择的药物和疗程也不同。一旦遇上这些疾病,不要过度担心,更不要因为怕丢脸而讳疾忌医,应该选择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选取合适的药物进行规范化治疗。

青春期女性如何远离妇科炎症?
青春期女性做好卫生管理就可以远离妇科炎症。每天清洗外阴部,保持干燥和清洁;做好经期卫生,及时更换卫生巾,最好2小时更换1次;尽量选用合体、布料弹性好、透气性良好的下装;棉质内裤替代化纤内裤,并要勤换洗、多晒。需要提醒的是,在清洁外阴时不能用肥皂(多为碱性)擦洗,更不要自行使用洗液冲洗阴道,因为药物使用不当会打破阴道的微生态平衡,更易诱发妇科炎症。此外,内裤、内衣要单独清洗,不可与袜子、外衣等一起洗涤。
小结
青春期是女性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而这个阶段的女生身体会发生较多变化,很多因缺乏正确的生理卫生指导和保健知识而患妇科炎症。如果青春期少女的妇科炎症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反复、加重,甚至难以治愈,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影响未来的生育问题,需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