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 李小莉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是由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体感染所引发,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儿童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憋喘等,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冬季高发期往往会导致相当数量的儿童发病。

儿童发生呼吸道感染后要及时进行治疗,通过药物干预帮助患儿恢复健康。同时,良好的护理工作也是促进患儿快速康复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儿童呼吸道感染护理工作的相关内容,以帮助患儿尽快康复,健康成长。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做好护理工作0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要实现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有效控制,就需要从根源入手,找到引发疾病的原因,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和护理,尽可能地缩短患儿的病程,减轻疾病对患儿的影响。

引发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1.内在因素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在面对一些致病微生物时往往缺乏足够的抵抗能力。儿童生理性免疫低下会导致其在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的发病率远高于成年人。

同时,儿童的呼吸道系统较为娇嫩,发育不够成熟,咳痰能力相较于成人更弱,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吸入异物的情况,可能会因无法及时将异物咳出而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自身免疫力低下、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是导致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的内在因素。

2.外在因素

儿童日常养护不当,不适时地增添或减少衣物。比如,一些家长秉承着“春捂秋冻”的传统观念,在春季温度已经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依旧给孩子穿着较厚衣物,或在秋季天气转凉时没有适时给孩子增加衣物,导致呼吸道感染,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卫生状况较差的居住环境都有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比如,有些儿童没有养成早睡早起、均衡饮食的生活习惯,在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就更容易发病。同时,随着近些年自然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各种新型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微生物不断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儿童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尤其是在一些居住环境较差的区域,如居室拥挤、通风不良、阳光不足、空气污染物较多的地方,更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要点

护理作为能够促进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尽快康复的重要基础,只有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儿童病情变化

儿童年龄较小,无法准确表达自己身体的感受,如果没有对孩子进行用药后的观察和护理,当孩子出现异常情况时,无法及时发现,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呼吸道感染患儿用药后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及家长要时刻关注患儿呼吸道及肺部的变化情况,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变化、咳嗽情况、呼吸频率,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

例如:一些儿童会出现较严重的肺部感染,用药后病情也可能继续发展,或出现高热、抽搐、休克等情况。此时就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儿安全。同时,儿童体质不同,即使使用相同的药物也可能出现不同的反应。因此,要对儿童用药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记录,一旦发生并发症要及时处理。

2.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儿童与成年人不同,其对病痛的忍受能力和自制力都相对较差。在出现呼吸道感染后,很多儿童会因身体不适而心情低落,甚至出现不配合治疗等情况。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做好护理工作1

例如: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一个常见方法就是药物雾化,由于这一方法需要消耗较长时间,很多孩子会因无聊而拒不配合,在雾化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强的抵触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属要能够正确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状态,在治疗过程中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安抚孩子的情绪,及时关心、安慰和鼓励患儿。在与患儿交流过程中,多用简短的语言,保持语气温和、面带微笑,多采用肢体动作,轻抚患儿头部、手部、脸部等。适当进行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如给患儿讲解简单有趣又有意义的童话故事等,缓解孩子在疾病中低落的情绪,实现治疗效果的强化。

3.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

家长作为患儿家庭护理的主要承担者,需要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要点,护理人员要对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实现良好的护理效果。

在医院治疗期间,医护人员会对患儿家长进行广泛的护理知识宣传,同时发放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疾病手册。一些医院会在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期组织专门的健康知识讲座,为有孩子的家庭讲解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知识,如该疾病的类型、主要症状、发病原因、治疗手段及预防措施等。通过有效的讲解,可以使患儿家长掌握足够多与儿童呼吸道感染护理相关的知识,从而在家庭护理过程中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患儿顺利恢复健康。同时,通过对家长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其扭转错误的理念,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避免患儿病情进一步加重。

4.适当开展中医特色治疗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做好护理工作2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外邪侵入,导致出现咳痰、发热、咽痛等症候。中医讲究标本兼治, 在辨证论治理念的指导下,治疗的时候要“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三因制宜”,通过中药治疗达到止咳平喘、化痰祛湿、扶正补虚等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后的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有很多特色治疗方法,其中较为经典的有耳穴压丸、穴位贴敷、针灸、小儿推拿及中药足浴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帮助患儿减轻病痛,为后续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5.做好饮食指导

儿童在出现呼吸道感染后除了要进行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注意日常饮食,护理人员要做好饮食指导工作。对于出现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而言,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因此在对患儿家长开展护理教育工作时,护理人员要嘱咐家长为孩子提供清淡饮食,多让孩子喝水,多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其食用辛辣刺激、冰镇、油炸、高热量的食物。

家长平时要做好正确引导,给孩子的饮食要营养均衡,并培养孩子健康饮食的习惯,避免偏食,按时就餐。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食疗方法,如当孩子出现咳嗽、痰多、痰白清稀的症状时,可以使用陈皮、生姜炖梨;当孩子出现少痰、干咳的症状时,可以使用百合、川贝炖梨。对于恢复期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地准备一些温补的中药材,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从而促进患儿身体恢复。

总结

儿童呼吸道感染属于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短等,严重时会引发呼吸衰竭、循环系统衰竭等并发症。为了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好护理工作,从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中医特色应用等多个方面推进护理工作。在缓解患儿症状的同时,让家长积极参与其中,以此促进整体治疗依从性的提升,确保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使患儿尽快康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