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春天

作者: 张冬梅

当街头卖菜的摊子上出现荠菜的时候,就是春天迈步走向大地的时候。荠菜比迎春花更早地昭示了春天来临的消息。

我喜欢荠菜带着泥土芳香的气味。找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到野外去挖荠菜。我最爱去的是北河堤,和煦的阳光暖暖地照着,河堤上到处残留着旧年的枯草,枯草下荠菜青青的叶子贴着大地悄悄地生长着,一棵、两棵,齐根挖出来,叶片立刻反卷成一团。运气好的时候,不用到处寻找,荠菜一棵挨着一棵,到处都是。不消片刻,就能挖满满一袋荠菜,在阳光充足的河堤上,倒出来细细地摘洗干净。

在我国,吃荠菜的习俗几乎与我们的历史一样久远。古老的诗歌集《诗经》中《谷风》一篇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相当普遍地采食荠菜了。

把从地里刚挖出的荠菜仔细地洗好、控干、切碎,用芝麻油拌匀,放入调好的肉馅里,荠菜饺子的馅就拌好了。和面、揉成剂子、擀饺子皮,再一个个包好,饺子便如一个个站立整齐的元宝般,排队等着下锅。剥蒜、捣成蒜泥,再倒入几滴醋,便是吃饺子的最佳伴侣。荠菜馅饺子下锅后,先用勺子沿着边缘轻轻推动,这样不易沾锅,片刻之后,饺子浮起来,在锅里翻滚,分两次点凉水,待水中的饺子都如吹了气一般漂起,便可捞出装盘了。新鲜出锅的荠菜饺子沾着加了醋的蒜泥,是我和家人百吃不厌的一道美食。

“二月茵陈三月蒿,过罢四月当柴烧。”趁着季节,掐一把清香的茵陈,嫩嫩的枸杞芽,混在一起蒸着吃。茵陈清热利湿,枸杞清火明目,两者还都有降脂降压、利胆保肝的功效。《红楼梦》中体丰怕热的薛宝钗就曾在大观园的小厨房里点过一道“油盐炒枸杞芽”。

不知不觉榆钱儿又串上了枝头。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榆钱儿一发出来,我和小伙伴们就一天到晚守在树旁,随手捋把榆钱儿带回家,洗干净,拌上白糖,或者和西红柿、花生米、黄瓜片等一起,加入油、盐、生抽、醋、白糖,拌匀装盘,色泽鲜艳,酸甜可口,令人口齿生津。榆钱儿尤其对食欲不振者有奇效,还能养肺益脾、安神止带、止咳化痰、消肿杀虫。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一场春雨过后,下班途中,见一老妪在路边摆卖几把扎好的韭菜,我赶紧下车买了两把。到家后,先将韭菜洗好、切碎,加盐、油、鸡蛋搅匀,再把醒好的面揪成剂子,擀成面皮。把馅料平铺在面皮的一侧,再将另一侧盖上去,把边压好,便有了韭菜盒子的雏形,将其放到加热的电饼铛中,几分钟后香喷喷的韭菜盒子就好了,咬一口外焦里嫩,鲜香可口,配上一碗清爽的米粥,就是一顿不错的晚餐。

藿香、香椿都有着浓郁的香味,这类芳香的蔬菜,大多具有行气止痛、清热解毒的功能。尤其是藿香,与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等组方,可被制成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方中以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解表是主药;以紫苏叶、白芷发表解汗,并增强藿香理气散寒之力为辅药;佐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陈皮、生半夏行气降逆,和胃止呕;配桔梗开胸膈;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运化功能。各药配合,使风寒得解,湿滞得消,气机通畅,胃肠调和,共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

春天,就是这么神奇,慷慨地馈赠给我们它的新芽,它的鲜花,它的绿叶,它的芳草。热爱生活吧!从春天的厨房开始。

上一篇: 北方的年糕
下一篇: 豫东塌菜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