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作者: 江桂英

认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0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也是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小儿恶性肿瘤的5%~10%。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和骨髓衰竭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儿童在6岁前发病率最高。本文将对儿童青少年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因

目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相关研究表明,以下几点因素可能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有关:

辐射:电离辐射能损伤造血干细胞,导致淋巴细胞系白血病的发生。

化学因素:甲醛、苯等化学物质可能会导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

病毒感染:造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遗传因素:白血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例如:某些类型的白血病与染色体异常有关,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也是诱发因素。

其他疾病:部分血液疾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均可能导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方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血液和骨髓检查、染色体和基因检查等进行诊断。

临床表现:该病起病急,会出现发热、出血、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血常规: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可见数量不等的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值及红细胞值低于正常,出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同时血小板数量减少。

骨髓检查:有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以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为主,一般>30%,有的可高达50%~90%,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点核染色质呈泥浆状或咖啡色颗粒状,胞浆嗜碱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增加,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系统均明显受抑制,血小板减少。

免疫学检查:通过白血病细胞表面不同的分化抗原可进行诊断并分型,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价值。流式细胞仪检查可确定细胞免疫表型。

染色体和基因检查:有助于确诊并指导后续治疗和预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化疗。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细胞毒类药物(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柔红霉素等)、靶向药物(达沙替尼、克唑替尼等)。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避免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在进行放射检查时要做好防护,避免电离辐射对机体造成损害。

提高身体素质: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平时多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白血病的发生风险。

饮食注意事项:饮食要营养均衡,少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饮食应规律且不宜过饱,以免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避免滥用药物: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治疗。应尽量避免滥用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