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和预防儿童心肌炎
作者: 李梅儿童心肌炎的病因
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导致外来细菌、病毒等极易侵袭儿童。儿童常见疾病包含胃肠炎、呼吸道感染等,若不及时治疗易诱发心肌炎。儿童心肌炎的感染因素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
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表现
大部分儿童在发病前7~14天有消化道感染,同时或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病史,会出现多种临床症状,症状较轻者会出现和感冒相似的表现,如发热、乏力、食欲差、胸闷、心悸等,症状严重者会很快发生呼吸急促、极其疲劳、烦躁等心力衰竭症状,以及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心肌炎的治疗
儿童心肌炎现阶段未有特异性治疗,一般是针对症状、病因开展综合性治疗。
1.一般治疗
包含安静卧床休养,确保充足睡眠,减少活动或避免活动;合理饮食,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建议患儿出院后半年内不进行体育活动,尤其心脏增大患儿要尽可能卧床休养。
2.药物治疗
改善心肌细胞代谢药物:补充大剂量高浓度维生素C,以及适量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辅酶Q10等药物;静脉滴注能量合剂等,以保护心肌,促进患儿恢复。
免疫球蛋白:抗炎、抗病毒和免疫调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心脏炎症反应。
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利巴韦林等。
利尿剂:减轻水钠潴留,常用药物有呋塞米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减轻心脏负荷,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3危急情况处理
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依据具体类型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可选择电除颤或电复律;慢性心律失常通常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暴发性心肌炎最常见,并且极易伴有危重情况,要及时予以临时起搏器。
急性心力衰竭:予以强心、利尿、扩管等措施,常用药物有洋地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硝酸甘油等。
心源性休克:使用米力农、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等药物,血流动力学恶化时应考虑转移到提供儿科机械循环支持和移植的中心,尽早启动体外膜肺氧合。
儿童心肌炎有后遗症吗?
儿童心肌炎后遗症与疾病严重程度、病因、治疗方式等相关。大部分患儿严格遵医嘱治疗,不会有后遗症。但少数中型、重型心肌炎患儿,由于治疗不及时、病变范围大等原因,会造成心肌细胞受损,可能会出现多种后遗症。
心肌炎后遗症有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频发室性早搏会对患儿造成严重影响,还会改变血流动力学,导致继发性心脏扩大,必要时需进行手术治疗。窦房传导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为慢性心律失常,会持续较长时间,出现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等情况,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生活,需要及时安装永久起搏。
如何预防儿童心肌炎?
多带儿童参加户外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减少病毒侵袭;依据天气变化、温度等为儿童加减衣物,避免感冒,因为感冒是心肌炎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定期带儿童到医院进行体检,及时了解儿童机体状况,发现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