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校园诺如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作者: 林声

诺如病毒感染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其中儿童青少年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防护意识不强,易感染诺如病毒。学校是儿童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的聚集场所,诺如病毒感染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校园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是诺如病毒感染防治的重要环节。

诺如病毒的特点

诺如病毒的最大特点为变异快,目前尚没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诺如病毒传染性强,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病毒排放时间可长达56天)、感染后免疫保护时间短,易造成反复感染,传播途径多样,各年龄段普遍易感,因此托幼机构和学校等人群密接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场所。诺如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行高峰时段一般为11月到次年3月。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是因感染诺如病毒而导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潜伏期多在1~2天,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发病急,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症状是呕吐(24小时内呕吐次数≥2次)和腹泻(24小时内腹泻次数≥3次,且有性状改变,如呈水样便等),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症状持续时间平均2~3天。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

经食物/水传播:通过食用或饮用受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进行传播,污染环节可出现食物/水在生产、运输或分发过程中被污染,也可出现在备餐或供餐中污染食物/水。

接触传播: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接触被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等都可感染,接触传播是引起托幼机构和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常见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的治疗

诺如病毒感染为一种自限性疾病,若无并发症,不经治疗可自行痊愈。临床上没有抗诺如病毒的特效药物,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一般采取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预后良好。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是导致诺如病毒感染患者症状加重或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感染诺如病毒后一定要及时、充分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出现严重呕吐症状的患者需要禁食,急性腹泻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治疗,可以减少腹泻频次,缩短腹泻病程,缓解腹痛。

诺如病毒感染期间应多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饮食应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消化道症状,需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诺如病毒感染者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内建议居家休息,期间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成员近距离接触;如是从事托幼机构和学校保育等的重点人员待症状消失后72小时且实验室检测诺如病毒核酸阴性后方可复工。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如饭前便后要充分、认真地洗手,且根据“七步洗手法”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免洗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此外,不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

2.坚持运动,增强免疫力

儿童青少年参加户外锻炼不仅能接触阳光、活动筋骨,还能够呼吸新鲜空气。长期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提高对诺如病毒的抵抗力,托幼机构和学校可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青少年多参加户外活动,定期锻炼身体。

3.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保证营养摄入

儿童青少年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不熟的食物(尤其是贝类海产品),生吃的蔬菜及水果尽量进行消毒或削皮处理。注意饮水卫生,不饮生水,定期清洗饮水机。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日常饮食需要保证食物的多样化,避免出现营养缺乏的现象。托幼机构/学校和家长可按照居民膳食指南,确保儿童青少年每日摄入适量鱼、蛋、肉、豆、奶,多食水果、蔬菜,主食搭配杂、粗粮,限制盐、糖、油的摄入,以保证各类营养元素的均衡摄入。

4.充足睡眠

儿童青少年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可以增强其免疫系统,有助于抵抗诺如病毒和身体康复。

5.加强宣传教育

托幼机构和学校应通过讲座或官微等途径定期开展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儿童青少年也应该自觉遵守托幼机构和学校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和卫生规定。

托幼机构和学校还应定期开展校医、保育员等卫生相关人员对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呕吐物等规范处理的培训,严防因处置不当造成的病毒扩散或疫情蔓延。

家长需科学地认识诺如病毒感染的病因、传播途径、传染风险和危害等,不要轻信谣言,避免过分关注负面消息,尽量减少诺如病毒感染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6.预防性消毒

空气消毒: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此外,还可以使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在早晚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区域进行消毒后,还需要做好定期通风。注意不可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环境消毒:托幼机构和学校要注意高频接触表面(水龙头、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手、马桶按钮等)的清洁消毒,以减少诺如病毒感染的发生。定期对床上用品、家具、墙壁、地板等居家用品及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7.控制传播途径

托幼机构和学校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查因等工作。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患者,要立即就医并严格隔离管理,同时对接触者进行呕吐、腹泻等症状追踪观察。对于可能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发现呕吐/腹泻患者异常增多时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属地疾控机构。

倡导托幼机构和学校定期对厨工等接触食物的工作人员开展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制作食物和配餐等时要做好手卫生和佩戴口罩,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的要暂时调离岗位。

儿童青少年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诺如病毒感染症状,需及时向老师报告,并尽快就医治疗。同时,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免传染给他人。

诺如病毒是导致急性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反复感染的特点,在儿童青少年人群中易传播,虽然感染者临床上以轻症多见,但仍然会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在校园诺如病毒感染防控中,托幼机构/学校和家庭都需要提高重视,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高诺如病毒感染防范意识,保障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基金项目: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优青项目(GWVI-11.2-YQ1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