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青少年脑卒中

作者: 李颖

青少年脑卒中的诱发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脑血管畸形、烟雾病、心脏疾病等。临床在诊断疑似青少年脑卒中患者时,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再通过相关检查确诊疾病,一旦确诊就要及时开展治疗。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椎动脉和颈静脉狭窄、闭塞均会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缺血性脑卒中多与日常作息、生活习惯相关,发病群体趋于年轻化。

如何预防青少年脑卒中0

青少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青少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烟酒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与青少年群体饮食不健康、体育锻炼少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关,但高血压是青少年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导致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青少年群体中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当血压突然升高后,就容易引发局部脑出血。

2.高血脂

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性较强。青少年群体对自己的血脂情况不太了解,当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抗动脉硬化能力会下降,进而容易形成血栓,脑部的血栓梗阻会出现脑卒中。

3.烟酒史

烟草内的尼古丁成分能够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引发机体脂代谢紊乱,损伤血管壁,增加血液黏稠度,进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酒精饮品中的乙醇成分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加剧血管痉挛,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还能减少血流量,诱发脑卒中。

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在青少年脑卒中患者中,大多数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属于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对血管舒张能力、低密度脂蛋白代谢水平造成影响,进而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提高脑卒中的发生率。

5.不良饮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家庭日常饮食中脂肪类食物的占比较大,再加上长期频繁吃外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生率。长期不良饮食容易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6.体育锻炼不足

长时间不进行体育锻炼,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7.长期熬夜

熬夜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家常便饭”。但人体器官和组织在白天处于运作服务状态,晚上需要休息调整,如果日夜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就容易引发疾病。

青少年脑卒中的预防方法

1.控制血压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必须有效控制高血压。青少年应定期测量血压,以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一旦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立即采取措施,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避免引发脑卒中。

2.改变生活方式

第一,戒烟,吸烟会加剧血管损伤,形成血栓。第二,戒酒,酒精容易引发心脏疾病、高血压,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第三,避免滥用药物,不合理使用药物会损伤血管。第四,培养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日常饮食中应多吃全谷类、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维持正常体重的同时,有利于改善血脂水平。第五,适当运动能保持身体健康,每周进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有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青少年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并预防其他慢性疾病,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3.管理慢性疾病

针对患有慢性疾病(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的青少年来说,应定期参与健康干预与管理活动。慢性疾病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以私自停药或减少药物剂量。同时,定期检测胆固醇、血糖、血压水平,医生会按照患者的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建议,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通过管理慢性疾病,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减少患脑卒中的风险。

如何预防青少年脑卒中1

4.明确家族史

家族史对青少年脑卒中的影响非常大,家族成员有脑卒中患者的青少年,患脑卒中的风险更高。有脑卒中家族史的青少年应定期参加体检,主动与医生交流家族史。医生会按照青少年的家族史和相应的风险因素,对脑卒中发病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制订个体化的预防方案。了解脑卒中相关的家族史,既可以帮助青少年个体预防疾病,还能引导家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脑卒中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已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青少年因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脑卒中的发生率,若还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就会进一步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要提高青少年群体对脑卒中的认知,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尽快接受正规诊治,以控制疾病进展,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