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为何要坚持规律服药?
作者: 夏静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容易反复发作。常见的精神疾病有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青少年也会出现精神疾病,主要治疗方法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有时会出现拒药、藏药、假服药等行为。不规律服药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服药护理是精神疾病患者护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说明精神疾病患者要坚持规律服药重要性。
精神疾病患者坚持规律服药的重要性
大量临床统计资料显示,大多数精神疾病的复发与患者自行停药有关。很多患者在接受正规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认为不必再继续服药而擅自停药。实际上,精神疾病的治疗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以巩固和维持治疗效果,在症状缓解、自我感觉良好后,也不能擅自停药。而是需要谨记规律服药的重要性,按时复诊,接受长期治疗。
坚持服药是治疗和防止精神疾病复发的重要治疗措施。未坚持服药的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复发。坚持服药对精神疾病的预后有较大影响。药物在血液中维持一定浓度时,才能有效控制疾病,药物被吸收后,血药浓度开始升高,5~6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达到了稳态,当达到某一水平后药物开始发挥效果,坚持规律服药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使精神疾病患者有较好的预后及防止疾病复发。
精神疾病患者如何规律服药?
1.遵循医嘱
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遵循医嘱是药物管理的首要原则。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频次或停药。医嘱是基于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治疗目标而制订的,患者应充分信任医生的专业判断,并严格执行医嘱,确保药物发挥最佳疗效,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2.定时定量
定时定量是药物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患者应确保每天在同一时间服药,并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服用。定时服药有助于维持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浓度,从而保证疗效的持续性。定量服药能确保药物剂量的准确性,避免因药物过量或不足导致的风险。患者应严格遵守定时定量的服药原则,确保药物管理的有效性。

3.监测疗效
监测疗效是药物管理的重要环节。患者应定期向医生反馈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药物疗效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支持。同时,监测不良反应能及时发现药物给患者带来的问题,确保用药安全。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疗效监测,以提高治疗效果。
4.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增多,甚至产生新的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中药等,以便医生评估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同时使用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确保药物的安全性。
5.保管药物
妥善保管药物是药物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患者应将药物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同时,药物应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止儿童误食。此外,患者应定期检查药物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妥善保管药物有助于减少药物丢失、损坏或误用的风险。
6.服用药物
检查药物:在服药前,患者应仔细检查药物的名称、剂型、剂量等信息是否与医嘱一致,确保服用正确的药物和剂量,避免误用药物或过量使用。
正确服药:患者应按照医嘱服药,不得擅自更改剂量或频次。正确服药不仅有助于维持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浓度,保证疗效的持续性,还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观察反应:在服药后,患者应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药物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报告用药情况。这有助于医生及时处理可能因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安全。
如何护理精神疾病患者服药?
护理人员给患者发放药品时尽量完整保留药袋,以便再次查对或有疑问时核查。落实患者服药情况的检查,杜绝患者藏药、弃药、假服药等行为。有的患者服药后立即去厕所或待护理人员离开后去厕所,将药物吐出丢弃,同时回避护理人员的检查。对于有吐药史和有吐药可能性的患者,服药时将其置于护理人员的视线范围内观察30分钟。有的患者会将药物藏在舌下、口唇和牙齿之间的缝隙中,对于有口腔藏药史的患者,在其服药后应做好口腔检查。有的患者会将药物藏在指缝间,针对此类情况应在其服药后检查双手。有的患者会将药物吐在服药杯里,因此要对服药杯要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藏药、弃药、假服药等行为,护理人员应做好工作交接和备注,发药前可将药物研碎后协助患者服用,必要时遵医嘱实施鼻饲服药。
患者服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变化情况,以便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多数患者首次服药后会出现胃肠道反应,但在后续服药治疗中逐渐减轻至消失。及时处理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不适,可以提高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
结语
坚持规律服药对精神疾病患者来说,不仅能起到控制精神症状、稳定情绪、治疗疾病的作用,还能预防疾病复发、降低再次入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做好精神疾病患者的用药护理,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