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 吴国杰

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在此期间,家庭和患者需要面对经济负担、时间投入、精力消耗、社会环境支持等各方面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掌握一系列正确的认知和应对方法至关重要。此外,当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进入青春期时,如何和谐有效地进行康复治疗,成为家长和患者需要深入了解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的主要病症表现及其康复治疗,并着重关注青春期患者的康复治疗策略。

什么是先天性脑性瘫痪?

先天性脑性瘫痪是一组由发育中的脑组织受到损伤而导致的永久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综合征。这种损伤通常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婴儿期,且为非进行性。这意味着病情不会随时间恶化,但症状可能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

先天性脑性瘫痪的症状

早期症状:先天性脑性瘫痪的早期症状包括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感觉阈值低,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等。

差异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天性脑性瘫痪儿童的症状差异可能会变得更加明显,包括喂养困难、吮吸无力、哭声弱、容易呛奶、体重增长缓慢;全身松软、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全身发硬、喜欢打挺、头明显后仰、有时头偏向一侧、双下肢硬性伸展等肌张力增高的症状;新生儿痉挛、容易受惊、容易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等。

先天性脑性瘫痪的临床分型与运动功能分级

临床分型:先天性脑性瘫痪的临床分型包括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WorsterDrought综合征(先天性假性球麻痹)和混合型。每种临床分型的表现和受影响的身体部位都有所不同。

运动功能分级: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的评估。GMFCS根据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受限随年龄变化的规律设计的一套分级系统,是脑性瘫痪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的主要依据之一。GMFCSⅠ级:能够不受限制地行走,在完成更高级的运动技巧上受限。GMFCS Ⅱ级:能够不需要使用辅助器械行走,但是在室外和社区内的行走受限。GMFCS Ⅲ级:能够使用辅助移动器械行走,在室外和社区内的行走受限。GMFCS Ⅳ级:自身移动受限,被转移或在室外和社区内需要使用电动移动器械行走。GMFCS Ⅴ级:即使在使用辅助技术的情况下,自身移动仍然严重受限。

青春期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的康复治疗0

先天性脑性瘫痪的治疗与预后

先天性脑性瘫痪的主要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语言治疗、药物治疗,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及应用辅助设备等。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促进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在运动协调性、智力发展、语言交流、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应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娱乐活动参与度以及将来接受教育和从事某一适当职业的可能性。

通过适当的管理及长期有效的康复治疗,许多先天性脑性瘫痪儿童,尤其是痉挛性截瘫或偏瘫的患者,有望实现接近正常的生活状态。然而,部分患者由于吸吮和吞咽困难,需要依赖胃造瘘管来获取营养,这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每个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的症状和需求都是独特的。因此,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并根据个体情况制订康复治疗计划。尤其在先天性脑性瘫痪遇上青春期时,由于患者的身心发生变化,此阶段的康复治疗更需要家长的高度关注与配合,以确保康复治疗的有效性。

青春期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策略

情感理解与包容:当患者进入青春期,家长不仅需要在经济、时间、社会等多个层面上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引导,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在这期间,家长需要理解患者的内心矛盾,包容他们的情绪,避免与他们产生过多的争执,以免影响治疗积极性。若患者长期处在情绪不稳定状态,会影响康复治疗的正常进行。家长的全程陪护对于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的关爱和支持能够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减少焦虑和孤独感。

经济支持与投入: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的康复往往需要长期的经济投入。家长需要承担患者的医疗费用、康复器材费用以及可能产生的陪护费用。

心理调适与承受: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的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需要面对患者病情的不确定性、漫长的康复过程以及社会歧视等问题。这种压力可能会导致家长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其参与患者康复的积极性。

社会支持与资源整合:家长需要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包括政策支持、物质支持、专业技术支持和情感支持。这不仅包括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还包括与社会福利机构、教育机构以及社区资源的对接。

康复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家长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康复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参与到患者的康复训练中。这包括了解先天性脑性瘫痪的病理特点、康复训练的方法,以及如何在家中进行有效的康复练习。

家庭与社会的融合:家长还需要帮助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逐渐融入社会,这包括与同龄人的交往、参与社会活动及接受教育等。家长的引导和支持对于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在先天性脑性瘫痪康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社会和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家长的作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的全面康复。先天性脑性瘫痪患者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青春期患者需要家长更多的支持及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