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德育,让小学数学教学更精彩

作者: 周琳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与落实,教师除做好学科知识讲授外,还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更是处于首要位置,其目的是将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核心学科,属于德育融入的重要阵地之一,教师应积极融入德育,让数学教学更精彩,同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与道德品质。

合理使用教材,融入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首先需合理使用教材,深入发掘德育素材。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以教材中的德育资源为起点,适当延伸教学内容,进一步融入德育教育,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例如:在进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时,学习“整百、整千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安排的例11是一个购物问题,学习完基础的加法与减法以后,教师可以融入理性消费相关的德育教育,告知学生购买物品时应按需购买,不能胡乱花钱和盲目消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理性消费。练习题同粮食有关,教师可拓展教学范围,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对待粮食,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与交流,知晓粮食的来之不易,让他们了解粮食都是经过农民辛苦种植得来的,要学会节约与保护粮食。这样,教师合理使用教材内容,从中发掘融入德育的切入点,将德育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数学知识的讲授之中,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同步进行,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培育他们综合素质的同时,让小学数学教学更精彩。

关联实际生活,融入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以教授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主,大部分教学内容都与生活有所关联,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更是随处可见,这为德育的融入提供了诸多便利和支持。为更好地融入德育,小学数学教师应善于关联实际生活,带领学生结合熟悉的生活实例,一边学习数学知识,一边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例如:在“测量”教学中,利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测量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如制作物品、安装家具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会发现测量不同的对象需选择恰当的工具,这时教师可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场景,以便讲解测量方面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比如,当准备测量操场的跑道长度时,教师可给出问题:需要使用什么样的测量方式?长度单位如何确定?在具体的测量环节,有的同学指出可使用卷尺进行测量,有的同学则指出可运用分段测量法,以“100米”为单位进行多次测量,最终获得结果。不过无论他们采用哪种侧重方式,均应注重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以免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通过测量活动能够让小学生体会到数学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的严谨精神,形成认真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培养良好行为,融入德育教育

合理、正确的行为规范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注重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习质量,增强自信。

例如:在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学时,学习“加法”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需注意多个运算的细节之处,此时教师可基于影响他们的行为规范切入,使其真正地掌握加法技巧。课堂上,教师先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吸引学生主动关注和学习,根据情境列出算式,顺势讲解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相关知识,对他们的学习行为进行规范。当进行加法练习时,教师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上配套的“做一做”练习题,在空白处填写答案时,应保持书面整洁与干净,并在按照标准的对位要求进行计算后填写上准确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做好巡视工作,观察是否有同学出现反复涂写的现象,指导他们及时纠正,形成认真、仔细书写的意识。汇报答案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声、流利地说出答案,并给予他们认可、肯定与鼓励,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

优化教学过程,融入德育教育

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想要有效融入德育教育,教学过程是非常关键的。教学过程应以数学教学为主,德育融入为辅,据此将德育教育渗透至教学过程的同时,不会对正常教学活动产生干扰或者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需引领小学生一边学习、思考、交流与探讨数学知识,一边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提升数学教学的精彩程度。

例如:在“克和千克”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习题时,可结合具体题目融入德育教育,借此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增进他们的数学认知。比如,练习第4题要求调查一个苹果、一块香皂、一袋盐与一袋面粉的重量,针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很难直接写出以上物品的重量。此时教师可融入德育教育,告知学生要想得到真实的数据,不能凭借个人主观意识进行猜测,要有求真精神,可以在家长或者测量工具的帮助下获得真实数据。之后,教师可拓宽调查范围,让学生回到家中调查其他常见物品的重量,通过实践调查获得真实的数据,不胡乱猜测,促使他们意识到实际调查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而培养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从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够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为精彩,还能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教师需结合数学学科的知识特征及当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特点,从多个方面与不同视角融入德育教育,带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道德修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