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脏病患者如何开展运动?

作者: 张秦虎

青春期是人体快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适当运动对身体有益,但对于患有心脏病的青少年来说,不合适的运动可能带来风险。因此,合适的运动对青少年的心脏健康、身体发育及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青少年心脏病患者运动的重要性

1.改善心脏功能

运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收缩时的血液排出量,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2.调节血脂和血糖

血脂:运动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有益的脂蛋白)的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这有助于减少血液中的脂质沉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对于青少年心脏病患者而言,维持良好的血脂水平对于控制病情非常关键。

血糖:运动还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特别是对于有糖尿病倾向或患有糖尿病的青少年心脏病患者,规律运动能辅助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减轻心理压力:青少年需面临学业、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而患有心脏病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运动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如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使人产生愉悦感,从而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参与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可以让青少年心脏病患者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提升社交能力。

适合青少年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方式

散步:一种非常适合青少年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它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每次散步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天走800~2 000米,若身体状况允许,步行时间和距离可以适当增加。散步的运动强度较低,对心脏负担较小,且易于操作,无需特殊场地和设备。青少年可以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小区、公园等地方进行散步。

慢跑或原地跑步: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但慢跑的距离和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一般建议将运动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如果运动时出现身体不适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止,必要时卧床休息。

青少年心脏病患者如何开展运动?0

骑自行车:骑自行车能锻炼腿部肌肉,下肢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有助于促使静脉血液回流至心脏,从而促进血液循环。这种有节律的运动能提高心脏的耐力,增强心肌收缩力,并且能消耗热量,有助于控制体重,减轻心脏负担。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骑行的速度和时间。在户外骑行时,要注意交通安全,应佩戴头盔等防护装备。

游泳:一项全身运动,水的浮力不仅能减轻身体重量对关节的压力,还能减轻心脏负担。对于青少年心脏病患者来说,在有安全保障的游泳池中进行适度的游泳锻炼是有益的。但游泳前应进行热身运动,游泳过程中若出现疲劳、呼吸急促等情况,应尽快上岸休息。

青少年心脏病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

1.运动前的评估

医学检查:在运动计划开始前,青少年心脏病患者必须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包括心脏功能评估、身体功能评估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体力水平及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为制订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提供依据。

与医生沟通:患者和家长应与医生沟通,包括患者的日常活动水平、家族病史等信息。医生会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运动,以及适合何种运动方式和强度。

2.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控制运动强度:运动强度需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身体状况来确定。一般可以通过心率监测运动强度。适宜青少年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心率通常比正常青少年略低。

调节呼吸:正确的呼吸方式对于减轻心脏负担和提高运动效果非常重要。例如:在进行力量训练(如轻度的哑铃练习等)时,要在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尽量保持深呼吸,并注意呼吸与运动节奏的配合。

避免过度疲劳:青少年心脏病患者的体力相对较弱,在运动过程中如感觉非常疲劳,难以继续坚持时,应及时停止运动并休息。过度疲劳可能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3.运动后的护理

身体恢复: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即坐下或躺下,应进行适当的放松运动,如散步、拉伸等,以帮助身体从运动状态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这有助于减少肌肉酸痛和心脏负荷的突然变化。同时,运动后要注意补充水分,应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建议少量多次饮用。

症状观察:运动后,患者要密切观察身体的变化,如是否有持续的心悸、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家长,并立即就医。另外,还要注意观察运动后的疲劳恢复情况,如果疲劳感持续时间较长,也需引起重视。

特殊情况下的运动调整

1.病情不稳定

青少年心脏病患者病情不稳定时,如近期出现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加重等情况,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运动。此时运动可能会加重心脏的损伤,不利于病情恢复。当患者病情稳定且经医生评估合格后,才能逐渐开始恢复运动。

2.合并其他疾病

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如果青少年心脏病患者合并有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在选择运动项目和环境时需特别注意。避免在寒冷、干燥、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运动,因为这些因素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进而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患者选择室内有氧运动,如游泳、室内单车等,但在运动前要确保呼吸系统疾病控制良好。

合并骨骼肌肉疾病:如果青少年心脏病患者合并有骨骼肌肉疾病(如关节炎等),应避免对患病关节造成压力和损伤的运动。例如:合并有膝关节关节炎的患者应避免长跑、跳跃等对膝关节压力较大的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游泳等对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在运动前要做好关节的热身和保护措施,如佩戴护膝等。

青少年心脏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其心脏状况、身体功能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并严格遵守运动的注意事项,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并根据病情调整运动方案,以提升心脏功能和身体素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