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作者: 贺艳

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之际,教师应坚持按照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生物实验作为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探究能力。基于此,本文介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借助数字化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之际,教师可借助“互联网+”,将数字化实验应用于实验教学中,以此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高中生物知识中往往蕴含很多抽象的概念,教师可将这些概念以动画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让学生有更多新鲜感。随后,教师再借助数字化工具引导学生开始实验。以“酶的作用和本质”实验教学为例,学生在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有影响吗?影响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时,可借助数字化设备将实验过程录制下来。该实验时长一般为5分钟,但通过慢速播放实验过程,学生能更清晰地看到实验开始时没有气泡,到后来试管壁上出现好多气泡的现象,以此明白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另外,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是在讲台上进行实验演示,后排的学生可能会看不清实验过程及结果。对此,教师可借助数字化工具中的投屏功能,让更多学生能清晰看到实验过程。

构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时,可同步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让其依托问题不断深入思考,以提升实验教学效果,优化探究能力。例如:当学生以“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为题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认知,可在实验前为学生播放组织细胞分裂的演示视频,随后抛出问题:“你们能识别有丝分裂的时期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根据教材内容大家一起探讨,洋葱装片的制作流程应该是什么?你可以根据流程做出来吗?”学生思考后再进行实验,能为后续的结论验证奠定重要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验情况随时提出问题,如你能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吗?它与前期、末期细胞各有什么特点?通过在实验前和实验中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利用实验加深对生物知识的认知。

依托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若想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需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能自由分析、探究与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组为单位,依托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给予学生帮助,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小结

实验教学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高中生物教师若想优化实验教学,提升学生探究能力,落实教育部育人要求,需借助数字化实验、构建问题情境及依托小组合作,三管齐下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