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胆结石的诊治和预防

作者: 李平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等成分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结石所致。胆结石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肥胖、中年以上、女性等人群。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受到胆结石的困扰。本文将对青少年胆结石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提高人们对青少年胆结石的认识和重视。

青少年胆结石的发病原因

1.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是青少年胆结石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少年喜欢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蛋糕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长期过量摄入会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超出胆汁酸和磷脂所能溶解的限度时,多余的胆固醇就会析出形成结晶,进而聚集成结石。部分青少年存在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的情况,而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汁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降低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此外,青少年不规律饮食,如不吃早餐、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都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增加胆结石的发生率。

2.缺乏运动

现代青少年往往缺乏足够的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胆囊和胆管的收缩功能,有助于胆汁的排泄。缺乏运动则会导致胆囊和胆管的功能减退,导致胆汁淤积,进而形成胆结石。

3.肥胖

肥胖青少年体内的脂肪组织会分泌一些激素和细胞因子,影响胆汁的代谢和胆囊的功能,增加胆结石的发病风险。

4.遗传因素

有些青少年胆结石患者有家族遗传史。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胆汁的成分、胆囊和胆管的结构及代谢酶的活性等,从而增加胆结石的易感性。

青少年胆结石的症状表现

1.腹痛

腹痛是青少年胆结石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位于右上腹或中上腹,呈阵发性绞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疼痛较轻,仅表现为隐痛或胀痛;有的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2.恶心、呕吐

胆结石引起的腹痛常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呕吐物一般为胃内容物,有时也会含有胆汁。恶心、呕吐的症状在疼痛缓解后可能会有所减轻,但如果结石堵塞胆管,引起胆管炎或胰腺炎等并发症时,恶心、呕吐的症状会持续加重。

3.发热

当胆结石引起胆管炎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一般在38℃以上,严重者可高达40℃。发热的同时还可能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

4.黄疸

如果结石堵塞胆管,导致胆汁排泄不畅,胆红素反流进入血液,就会引起黄疸。黄疸的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黄疸程度与胆管堵塞的程度有关,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皮肤瘙痒等症状。

青少年胆结石的诊断

1.临床表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病史、家族史等进行初步诊断,若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应考虑胆结石的可能。

2.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中,在胆结石急性发作期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炎症反应;血生化检查,若结石堵塞胆管会出现血清胆红素等指标升高;如引起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会升高。

3.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其具有无创、方便、快捷、准确率高等优点,可清晰显示胆囊和胆管内结石大小、数量、位置及胆囊形态和功能;CT检查能提供更详细图像信息;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是无创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胆管系统形态和结构,对诊断胆管结石准确性高。

青少年胆结石的预防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首先,要做到均衡饮食,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减少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蛋糕等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其次,保持规律饮食,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尤其不能忽视早餐,早餐可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减少胆汁在胆囊内的停留时间,降低胆结石的发生风险。

最后,保证每天有足够的饮水量,有助于稀释胆汁,促进胆汁排泄。

2.增加运动量

青少年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篮球、足球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胆囊和胆管的收缩功能,预防胆结石的发生。

3.控制体重

肥胖是胆结石的危险因素之一。青少年应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如果已经出现超重或肥胖,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安全的减肥。

4.定期体检

青少年应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有胆结石家族史、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每年进行1次腹部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胆结石,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青少年胆结石的治疗

1.保守治疗

青少年胆结石的保守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对于无症状的胆结石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控制病情,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若胆结石引起了胆囊炎或胆管炎等并发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和解痉镇痛药物。

2.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对于症状较重的胆结石患者,尤其是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炎等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彻底去除胆囊内的结石,避免结石复发。目前,胆囊切除术主要采用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胆管取石术:如果结石位于胆管内,可以采用胆管取石术进行治疗。胆管取石术可以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手术切开胆管进行取石。其中,ERCP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结石较小、数量较少的患者;而手术切开胆管取石适用于结石较大、数量较多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结论

胆结石不是成年人的“专利”,青少年也可能患胆结石。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导致青少年胆结石的发生。青少年胆结石的症状表现多样,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家长和医生应提高对青少年胆结石的认识,加强预防和早期诊断。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