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护理
作者: 王锦龙重症监护病房(ICU)专门负责救治病情极为危重的患者,而重症护理是保障他们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对青少年患者而言,面对重症监护病房的特殊环境,他们往往充满了未知与恐惧。因此,在重症护理工作中,除了基础护理,护理人员还要提供关怀与温暖的人性化举措,让青少年患者感受到希望与力量,从而树立信心。
重症护理的基础
1.生命体征监测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首先是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心电监护仪,该设备能实时显示青少年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重要指标。护理人员应时刻保持警觉,准确记录并分析这些数据,以便及时发现潜在危险,为医生的进一步诊疗提供最准确的依据。
2.呼吸机护理
部分病情严重的青少年患者可能需要依靠呼吸机来维持呼吸功能。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调整。同时,密切关注呼吸机的运行状态,确保气路系统通畅,避免出现漏气、堵塞等情况。此外,会定期为患者进行吸痰操作,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青少年患者呼吸道较为娇嫩,护理人员操作时应格外小心,确保动作轻柔且精准,避免对呼吸道造成损伤。
3.输液与用药管理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青少年患者通常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接受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输液操作,精准控制输液速度和剂量。由于青少年的身体代谢相对较快,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和代谢过程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因此在用药管理方面必须格外谨慎。护理人员要确保药物的正确配伍,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要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观察结果,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重症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1.心理安抚
青少年患者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往往会因为陌生的环境、严重的病情以及与家人的分离而产生巨大的恐惧和焦虑。此时,护理人员应扮演心理安抚者的角色,使用温和的语言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关怀。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正在进行的治疗措施,即使他们可能不完全理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不安。对于意识清醒的青少年患者,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分享一些轻松的小故事,或聊一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音乐、运动等,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

2.环境营造
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通常比较压抑,仪器的警报声、刺眼的灯光等都可能加重青少年患者的不适感。护理人员可以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相对温馨的环境。例如:适当调低病房内灯光的亮度;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摆放一些青少年喜欢的小物件,如卡通玩偶等,让他们在病房中能看到熟悉和喜欢的物品,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同时,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病房的安静,合理控制仪器的警报音量,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干扰。
3.尊重与沟通
尊重青少年患者的个性和意愿是重症护理中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尽管他们处于病重状态,但内心依然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应主动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和过程,并征得他们的同意,可以通过直接的语言沟通、眼神交流或轻微的点头示意。当患者表达自己的需求时,要认真倾听并尽力满足其合理要求。此外,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向他们反馈患者的病情和状态,以此减轻家属的担忧。同时,这样的沟通也有助于家属传递对患者的关爱,家人的支持有助于减轻青少年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配合治疗,尽早恢复。
重症护理团队的协作与沟通
1.医护协作
在重症监护病房,医生和护士是紧密合作的团队伙伴。医生负责制订治疗方案,而护士则是方案的重要执行者,两者之间需要保持高效的沟通。护士要及时将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用药后的反应等情况准确地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同时,医生应向护士详细解释治疗方案,确保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并把握其目的及要点。这种默契的协作关系对保障青少年患者治疗的连贯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以确保患者能得到最为适宜且有效的医疗救治。
2.护理团队内部沟通
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复杂且繁重,需要护理团队成员之间密切配合。不同班次的护士必须做好交接工作,详细交代患者的病情进展、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等关键信息。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们需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护理青少年患者。比如,针对青少年患者的心理特点,研究更有效的心理安抚措施等。通过这种内部沟通与协作,护理团队能够不断优化护理服务,为青少年患者提供更贴心、更有“温度”的护理。
重症护理中的康复指导
1.身体康复指导
当青少年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并进入康复阶段时,重症护理人员还会为患者提供身体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对于因长期卧床可能出现肌肉萎缩的患者,护理人员会指导他们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如关节屈伸、肌肉收缩等练习,逐步恢复肌肉力量。同时,应告知患者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确保摄入充足营养,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2.心理康复指导
重症护理人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康复,继续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引导;鼓励青少年患者表达自己在重症监护病房期间的感受,帮助他们正视并接纳这段特殊经历,从而克服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等。同时,引导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重新融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