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哮喘的治疗
作者: 蒲周祥哮喘即支气管哮喘,是以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咳嗽等是哮喘的典型临床表现,常在夜间或凌晨发病,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青少年哮喘治疗需综合考虑青少年的生理、情感、认知及社会变化,父母应高度重视青少年哮喘疾病发展进程,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减少青少年哮喘的发生。
青少年哮喘的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控制青少年哮喘进行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抗白三烯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此类药物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可以有效减轻哮喘症状。用药方式多为吸入给药,例如:采用雾化器将药物颗粒微粒化后经由呼吸,通过鼻腔、口腔将药物输送至肺部,遵医嘱每日固定时间治疗即可。
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是较为常用的治疗青少年哮喘的β2受体激动剂,此类药物通过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可有效缓解患者喘息、胸闷等症状。用药方式以喷雾剂形式给药为主,多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急救处理。
抗白三烯药物:以孟鲁司特钠为代表的抗白三烯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白三烯过敏反应,进而减轻呼吸道水肿、呼吸道黏液分泌过多等症状,用药方式以口服为主,具体服用剂量需要结合青少年哮喘发作病情而定。
免疫调节剂:主要用于提高青少年机体免疫力,采用口服及注射方式给药,可有效预防感染及哮喘加重。
青少年哮喘治疗过程中,长期规范性用药尤为重要。青少年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通过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即便在症状缓解期,父母也应遵循医嘱督促青少年患者坚持用药,切勿擅自减少药量或停药。在用药过程中,父母应密切关注青少年哮喘的进程与变化。例如:在哮喘急性发作期,若青少年无法自主吸入药物,可以遵医嘱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此外,在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导致青少年发育迟缓等,若在用药过程中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咨询医师或前往医院更换治疗方式。
2.一般治疗
在哮喘稳定期,青少年患者需要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开展呼吸及放松技巧训练、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一般治疗手段,降低哮喘发作频率。
避免接触过敏原:生活环境、食物中的过敏原均是引发青少年哮喘的重要因素。许多青少年哮喘急性发作是由食物中的过敏原引起的,如海鲜、芒果等。因此,在青少年哮喘治疗中,规避食物过敏原是有效预防哮喘发作的主要手段。青少年应在不接触海鲜、芒果等容易致敏食物的基础上,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哮喘加重。环境中的尘螨、花粉、宠物毛发、霉菌等会引发哮喘,因此,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减少青少年与污染物、有害气体的接触,有助于降低哮喘发作频率。
呼吸训练:是青少年哮喘首选的物理治疗方式。青少年通过深呼吸、胸式呼吸、鼻腔呼吸等训练,可以有效增强肺部功能,缓解哮喘症状。其中,深呼吸训练包括多种训练形式:①自然呼吸法:首先让青少年身体处于放松状态,随后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在吸气时让腹部自然鼓起,在呼气时腹部自然放松。②缩唇呼吸法:让青少年深呼吸,直至无法吸入气体,屏住嘴唇仅保留一丝空隙,随后将空气缓慢吐出。③单鼻孔呼吸法:青少年用右手拇指轻轻按住右边的鼻孔,然后慢慢地从左边的鼻孔深吸气,直到肺部充满气体;再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轻轻按住左边的鼻孔,屏住呼吸5~7秒,然后换边重复以上步骤,每边做5次。青少年做呼吸训练时,应在父母或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重哮喘病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疗青少年哮喘的重要手段。青少年日常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配以适量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吸烟是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因此青少年应该远离香烟。
3.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即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浓度,使患者暴露于含有微量致敏原的环境下,诱导机体逐渐产生耐受性,从而减轻或消除青少年的哮喘症状。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已有明确过敏原的青少年哮喘患者,对于外源性哮喘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青少年哮喘常用的脱敏治疗方法包括3类:
吸入性免疫疗法:通过吸入方式让青少年哮喘患者接触微量过敏原,使患者逐渐建立耐受性,此种疗法简单便捷,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
皮下注射免疫疗法:将小剂量过敏原通过皮下注射形式注入患者体内,依据特定的周期或计划调整注射剂量。虽然操作较为复杂,但疗效显著,可作为青少年哮喘脱敏治疗的首选方式。
舌下免疫疗法:将少量过敏原滴入青少年舌下让其慢慢溶解,借助口腔黏膜的吸收作用建立局部耐受,适用于无法接受注射疗法的青少年。
在脱敏治疗过程中,应注意:①在治疗前应对青少年哮喘患者的过敏原进行检测,评估是否能够开展脱敏治疗。②脱敏治疗的专业性较强,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确保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③脱敏治疗需要父母定期带领青少年哮喘患者前往医院复查并调整治疗方案。④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控青少年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红肿、瘙痒等,一旦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需及时通知医生。
4.心理支持

认知行为疗法: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可通过改变青少年哮喘患者消极的认知及行为模式,使其形成正向思考。认知行为疗法能使青少年哮喘患者认识并消除对疾病的非理性恐惧,并能够用合理方式应对哮喘发作时所引起的焦虑。
情感支持与倾诉:许多青少年哮喘患者希望能有一个可以发泄自己对于疾病的恐惧、焦虑和迷茫的环境。心理咨询师能为青少年哮喘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倾听青少年哮喘患者的内心感受,包括对于疾病的恐惧、焦虑等,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发泄,并给予正面反馈,提高青少年哮喘患者心理韧性。
家庭治疗:是青少年哮喘心理支持治疗的重要方式。家庭治疗可以增加父母对青少年的支持与了解,以防止由于过度保护或忽略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家庭治疗还能教会父母如何正确处理青少年哮喘患者的症状,以便及时帮助青少年患者缓解哮喘症状。
青少年哮喘治疗误区
1.哮喘症状消退后停药
哮喘的治疗不能私自停止。哮喘患者需要经过专科医生的评估,调整治疗方案并持续监测病情后,才能在医生指导下安全停药。建议父母每1~3个月带青少年患者去医院复查1次,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肺功能、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用量,判断是否能停止用药。
2.哮喘治疗药物含有激素会危害青少年健康
目前,青少年哮喘治疗主要以吸入性激素为主。吸入性激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哮喘药物,但如果不规范治疗,会导致哮喘频繁发作,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伤害。有些父母对激素治疗很恐惧,也很抵触,担心青少年服用激素后会影响身高、体重或造成性早熟。吸入性激素可经呼吸道直接吸入且剂量不大,同时仅对局部起作用,对人体的血液循环影响和不良反应均较小,因此无需过度担心哮喘治疗药物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3.哮喘治疗没有关键节点
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哮喘治疗的基本原则。哮喘治疗节点主要包括婴儿期(2~3岁前)、学龄前(5岁前)、青春期前(11岁前)。哮喘治疗的最佳时机是在婴儿期,最迟在青春期之前,否则哮喘病情很难得到控制,甚至发展为成人哮喘,必须终身用药。
结语
青少年患哮喘后,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关键。青少年及其父母应严格遵循医生医嘱,采用药物治疗、一般治疗、脱敏治疗、心理支持等多种治疗手段,并规避哮喘治疗的常见误区,从而实现青少年哮喘的及早治疗、规范治疗,促使青少年早日摆脱疾病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