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成长,微量元素不可或缺
作者: 黄杨英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体内微量元素含量虽少,但对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是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的缺乏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个子长不高、易感冒、睡眠不安稳、咬指甲等,影响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本文介绍最常见的微量元素及如何预防微量元素缺乏等,帮助家长认识到微量元素的重要性,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什么是微量元素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主要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含量相对较高的元素,如钙、镁、磷、钾等。而微量元素则是指人体内含量小于体重0.01%的矿物质。在我国儿童中,最常见的微量元素缺乏是铁、锌、铜、碘。这些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入。
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的关系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少,但作用巨大,是人体内各种代谢活动的基础,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缺乏、不足、不平衡或过剩均可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极为活跃,对微量元素的需求相较于成人更为迫切,也更容易面临微量元素不足的问题。
儿童健康相关的常见微量元素
1.铁:血红蛋白的基石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主要分布在血红细胞中。它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及组织呼吸过程,维持正常造血,调节免疫功能等。铁缺乏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头发枯黄、疲乏无力;还会影响神经行为,使儿童易哭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下降;降低抵抗力,导致失眠、食欲不振等问题。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引发心跳加快、心慌、气促等症状,甚至导致贫血性心力衰竭。
富含铁的食物包括动物性食物中的动物血、动物肝脏、肉、鱼、蛋黄等,以及植物性食物中的紫菜、黑木耳等。此外,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葡萄、奇异果等可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2.锌:生长发育的催化剂
锌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铁,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体液及分泌物中。锌与多种酶、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和激活相关,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参与免疫调节功能,维持正常味觉和食欲,影响维生素A的代谢等。锌缺乏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机体免疫力下降、食欲减退、异食癖、学习认知能力差等。
红肉、贝类、坚果及初乳是锌的优质来源,且易于吸收。植物性食物中的锌含量较少且吸收较差,素食者容易缺锌。因此,家长们应鼓励儿童适量摄入动物性食物,以保证锌的充足摄入。
3.铜:多种酶的组成部分
铜在各组织器官中以肝脏、脑、肾、心和头发中含量最高。铜主要与铜蓝蛋白及白蛋白结合,是构成铜蛋白和多种酶的重要元素。铜蓝蛋白有助于维持正常造血功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完整性,促进骨骼、血管和皮肤的健康,还参与胆固醇代谢、心脏功能、机体免疫功能及激素分泌等多个生理过程。铜缺乏可引起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骼异常、脂溢性皮炎、丘疹,以及高胆固醇血症、心律不齐、厌食、肝脾大等严重症状。
贝类食物如海蛎、生蚝中铜的含量较高,动物肝脏、豆类等食物也含有丰富的铜元素。家长们可以在儿童的饮食中适量添加这些食物,以满足铜的需求。

4.碘:智力发育的保障
70%~80%的碘存在于甲状腺组织内,其余分布在骨骼肌、肺脏、卵巢等。碘主要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参与能量代谢,促进蛋白质、糖和脂肪的合成和代谢,激活体内许多重要的酶,调节水盐代谢,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对机体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非常重要。碘缺乏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主要影响智力和机体发育。不同时期的影响不同。胎儿期,可致死胎、早产及先天畸形;婴幼儿期,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大龄儿童和青春期,则引起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母亲在妊娠期严重缺碘,可能导致儿童患克汀病(呆小症),表现为智力低下、痴呆、身材矮小、听力下降、骨骼发育迟缓等。
海产品如海带、海藻、紫菜、鱼虾及贝类食品等富含碘,加碘盐或海盐也是碘的重要来源。家长们应确保儿童日常饮食中有足够的碘摄入,以保障其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
哪些儿童需要检测微量元素
对于饮食均衡、生长正常的儿童,如果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常规检测微量元素。然而,在以下特定情况下,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结合病史,有针对性地进行微量元素检测:
早产儿、多胎儿、低出生体重儿:这些儿童由于生理发育的特殊性,可能更容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
营养不良、长期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者:这些疾病状态可能导致儿童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下降,从而引发微量元素缺乏。
生长缓慢、食欲下降、反复口腔溃疡者:这些症状可能是微量元素缺乏的直接表现,需要进行检测以明确诊断。
挑食、偏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者:这些行为可能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通过检测可以了解儿童的微量元素状况,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某些皮肤病患者:某些皮肤病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如锌缺乏可能导致皮肤损害,因此需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以明确病因。
微量元素缺乏的治疗
去除病因:寻找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补充治疗:根据微量元素缺乏的程度,选择合适的补充剂进行补充。
微量元素缺乏的预防
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营养来源,富含易于吸收的微量元素。
良好习惯:教育儿童不偏食、不挑食,确保摄入多样化的食物,以保证微量元素的充足摄入及促进吸收。
营养均衡:提倡粗细搭配的饮食方式,确保摄入全面的营养,避免长期食用加工过于精细的食品,以减少微量元素的损失。
针对补充:引导儿童多吃富含特定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富含铁的肉类、富含锌的海产品等。
食物强化:在日常饮食中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如使用加碘盐以确保碘的正常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