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作者: 张晓昕

大单元教学理念,强调教师要围绕特定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和设计多元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大单元教学,改变学生对计算学习枯燥、无趣的刻板印象,从而调动学生的计算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学习质量。

优化计算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大单元背景下,教师要围绕特定主题,调整教学内容的结构,引导学生把握好各个计算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顺利构建完善的计算知识体系。

教材内容是教师大单元计算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全面、深入地研读教材,向学生呈现内在逻辑严密的计算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效率。例如:学习“乘法”时,教师将学生之前学习的“表内除法”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融入教学当中,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为了提高整合与重组教材内容的质量,教师不仅要深入研读教材,还要增强合作教学的意识。

创新设计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大单元学习体验

要想提高大单元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要创新设计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参加多样化活动,学生不仅能牢固掌握计算知识点与提升计算能力,还能发展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

1.设计游戏活动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游戏是小学生的天然伙伴。教师将游戏融入计算教学当中,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计算练习活动的主动性,加快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的速度。例如:教师将教材中的除法、乘法知识相结合,设计“乘除计算大挑战”的竞赛活动。教师向各个小组随机发放一张包含乘法、除法知识点的计算题卡,要求小组成员合作解决这些问题。计算又快又准确的小组将获得积分奖励。在游戏元素的激励下,学生参与计算练习活动的积极性更高,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2.设计合作活动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做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样的合作活动。教师首先要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观察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组织学生参加简单测验的方式,把握好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引导小组成员推选出小组长,完成合作任务。与此同时,教师要扮演好学生的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要结合实际为学生完成合作任务提供必要的帮助,进一步提高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效率。

学习“小数乘法”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在小数乘法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技巧。教师要进行总结和补充。如计算“0.6×0.8”时,有的学生先将该算式转化为“6×8”,降低计算难度。为了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教师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把小数转化为整数进行计算,数字的大小是否发生了变化?应如何调整最后的计算结果?在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明白整数计算与小数计算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与区别,也能加快形成缜密的思维。由此可见,通过合作互动,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计算错误,不断积累计算经验,也能逐步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3.设计实践活动

大单元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计算教学中融入知识探究与知识应用的内容,使学生在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学习“认识小数”时,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买与卖”的实践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买家组”与“卖家组”。“卖家组”要设计店铺名称、为不同的物品标价、计算应找钱数;“买家组”要制订购物清单和计算应付钱数。如文具店卖家的经营物品标价情况如下:铅笔0.8元/支,数学本1.2元/本。一名买家想要买3支铅笔和4本数学本。该买家计算出自己需要付3×0.8+4×1.2=7.2(元),于是给了卖家10元;卖家计算出自己需要找给买家10-7.2=2.8(元)。通过完成这一实践任务,学生不仅巩固了综合计算知识和获得了学习成就感,还认识到了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从而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计算学习当中。

完善大单元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大单元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更新评价观念、创新评价方法,用更加丰富、科学的评价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完善作业评价体系

作业具有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成果、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方案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不同的能力向学生推送个性化作业内容,以及设计个性化作业评价标准,推动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轨道上取得新的进步。

例如:学习“小数除法”时,教师可根据数学学习能力设计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如小数除法相关的填空题、简单的应用题、综合型小数除法应用题。教师要从积极思考、书写规范、答题准确、按时完成等方面给出评价。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绘制单元思维导图、交流单元学习感悟等开放性作业融入作业设计体系当中,培养学生立足整体学习计算内容的意识。评价此类作业时,教师要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情况置于首要位置,真正将评价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价值落到实处。

2.丰富评价的主体

大单元背景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例如:学完“小数除法”这一单元后,教师向学生发放自我评价表,要求学生客观点评自己对“小数除法”单元主要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情况等,以此增强学生的反思学习意识。教师还可让学生互评,以此培养学生善于吸取他人优点的良好品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