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颈椎病的预防保健策略
作者: 安妮 杨鸿莉颈椎具有负重、减震、保护、连接及运动五大生理功能。作为连接头和躯体的重要部位,颈椎起着维持颈部灵活运动、保护脊髓神经等作用。如果颈椎压力负荷过大,如长时间低头、长期伏案工作、枕头过高或过低等,可能造成颈椎损伤,甚至引发颈椎病。
颈椎病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颈型颈椎病:一般为颈椎病早期,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僵硬,X线片显示有颈椎曲度改变,磁共振成像显示有颈椎间盘膨出或突出。
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压迫了颈神经根,使手臂出现放射疼痛症状,还可能伴有上肢麻木或无力,甚至会出现上肢肌肉萎缩等情况。
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严重的颈椎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四肢疼痛、麻木、无力。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走路不稳等症状,甚至需要拄拐杖或坐轮椅。
其他型颈椎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耳鸣、看东西模糊。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晕倒、心动过速、面部疼痛麻木等不典型症状,这可能是颈椎供血不足或其他原因导致的。
大学生颈椎病的诱发因素
不良生活习惯:长时间低头学习、使用各种试验仪器,以及频繁使用电子产品,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低头族”。这些行为可能会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前屈状态,导致颈椎软组织过度牵拉,容易引起机体组织的劳损和变形,甚至会对颈椎产生持续性机械损伤。此外,睡觉时使用过高或过软的枕头可能会改变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导致颈椎局部组织出现缺氧或缺血情况,从而造成颈椎间盘出现退变。
环境因素与意外损伤:在日常生活中,颈部长时间暴露于潮湿环境或受到刺激时,可能出现肌肉局部痉挛或张力增加,导致血管痉挛,降低颈椎局部的供氧和供血能力,进而加快颈椎间盘软组织的退变速度。此外,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过度环转、旋转或屈伸颈椎等动作,也可能造成局部组织受损,导致颈椎失稳。
大学生颈椎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体态:①保持正确的体态有助于缓解颈椎压力。建议在坐、站或行走时,尽量保持背部挺直,避免长时间低头。②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导致颈部肌肉僵硬,从而增加颈部压力,因此应坚持劳逸结合,避免久坐不动。③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颈部活动,如向左、向右转动颈部或前后点头等,以伸展和放松肩颈部肌肉。④定期锻炼颈部肌肉也很重要,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颈部运动,如缓慢旋转头部、点头抬头、耸肩等动作,提高颈部力量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颈椎。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十分重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应保持正确的头部和颈部姿势。坐姿时,头稍微向前倾,维持胸、颈、头等的正常生理曲线。若连续使用电子产品或长期低头伏案学习超过1小时,建议起身运动,以缓解韧带和颈部肌肉的疲劳。同时,还需要注重颈部保暖,尤其在冬季寒冷天气中,可佩戴围巾来进行取暖,避免寒邪侵袭;夏天空调或风扇不要直吹颈部,防止肌肉痉挛。
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颈椎病的康复,应将枕头置于符合颈椎生理曲线的位置。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是向前凸出的,仰卧时,需确保颈部得到充分支撑,避免悬空;侧卧时,枕头高度应与肩同高,颈部外缘至上臂外缘的长度即为枕头的高度。另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者反张的大学生颈椎病患者,在仰卧时,可在颈部凹陷处垫一条毛巾,其厚度应以患者能承受且能对颈部施加适度压力为宜,这样做能有效缓解和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选择枕头时,需兼顾高度适宜、弹性与硬度适中,避免弹力过大导致颈部肌肉疲劳和损伤。
创造合适的学习条件:应根据人体力学原则,适当调节桌子和座椅之间的高度。若桌子过高,会导致肩膀耸起,容易造成肩部和颈部肌肉疲劳;若桌子过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出现屈颈的情况,不利于颈椎的内外平衡,容易诱发颈椎病。
加强颈部保护:大学生在进行运动训练时,必须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注意运动的安全性。学校应完善校内救护设施,确保学生在发生头颈部外伤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若学生发生外伤,应立即保护好颈部,以免受到二次伤害。此外,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的宣传教育,多组织安全宣教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降低头颈部外伤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避免过重负荷:提拿重物时,物体的重量通过手臂传导到颈椎,会牵拉颈部和上肢肌肉,容易造成颈部损伤。建议颈椎病患者尽量避免搬运过重的物体。
减轻压力:如果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使颈部肌肉紧绷,进而增加颈椎病的发生风险。当出现紧张等不良情绪时,应积极进行自我调节。
规律运动:坚持运动有助于增强全身肌肉和韧带力量,提高身体稳定性。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合理饮食:大学生应该注意补钙与维生素D。多喝牛奶、吃豆制品、绿叶蔬菜,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会影响颈椎稳定性,可能导致颈椎病。还要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助于骨骼健康。
警惕颈椎亚健康:建议经常低头学习的学生每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根据脊柱X线片可评估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当颈椎曲度减少时,通常是亚健康状态的早期信号。如果出现颈椎反弓,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期。
颈肩部功能锻炼
扩胸耸肩:保持站立姿势,两脚距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双目直视前方,呼吸均匀。先做扩胸动作,再前后耸肩20次。
左顾右盼:两眼直视前方,头、颈在水平方向轻轻地左右转动,幅度要大,直到感觉到酸痛为止,共做30次。
前后点头动作:头部先向前伸,再向后仰,在前伸时颈部尽可能地伸长,反复30次。
摇头晃脑:头部向左-前-右-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摇转双肩:两只手放在肩膀上,手掌向下,两只手从后向前转动20~30次,然后由前向后转20~30次。

头手相抗:坐直后,两手交叉放在后脑勺最高点,将肩关节尽可能向后打开,下巴稍微扬起,使脖子到肩膀到后背的肌肉全部绷紧,头用力向后靠,持续5秒钟后完全放松,休息5秒后继续循环。该训练一次可做10~20组,每天3~4次,可以有效加强颈部后部的力量。两只手交叉放在颈部后面,用力顶在头和颈部上,然后把头和颈部向后拉,反复10次。
颈部按摩:双手掌心向内,十指沿着脊椎的两侧,轻柔地按摩到第7颈椎两侧的风池穴,可以增加按摩的力度和时间,来回10~20次。
颈肩肌肉松解:两手交替按摩对侧颈肩肌群,如此反复10~20次。
颈椎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颈椎病的锻炼方法较多,如果掌握不好,不但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反而有可能导致病情复发,因此在锻炼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动作要慢:锻炼时动作应尽可能缓慢,避免因动作过快导致头晕、头痛。②肌肉要松:在锻炼过程中,应放松颈部肌肉,尽量不要用太大的力气,让各个关节和肌肉得到充分舒展,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恢复速度。③心态要静:锻炼时应摒除杂念、专心练功,保持身心舒畅。这不仅有助于锻炼效果,还能调节身心状态。④练习要恒:建议每天练习3次,每次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练习任务。练习结束后,可以进行自我保健按摩,如捏一捏、揉一揉风池穴、大椎穴、肩井穴等穴位。
大学生对颈椎的防治知识、颈椎病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了解程度较低,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较弱,对颈椎健康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高校和社会各方面需重视这一问题,广泛地开展健康教育,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增强大学生对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和保健方法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一定要保持头、颈部正确姿势,及时矫正不良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建议间隔 0.5~1小时可活动或按摩颈部。若有颈部不适、头痛、头晕、手麻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