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科技课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 丁莫愁小学信息科技教学需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优化课堂内容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利用多样化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信息技术的价值,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引入游戏,激发自主学习意识
小学生通常对游戏充满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维持学习活动的根本。因此,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游戏和教学内容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例如:在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计算机的构成与使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小兔子过独木桥”“快乐的七巧板”等趣味游戏,通过将鼠标的“双击”与“拖动”操作与游戏结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操作。教师需要明确说明游戏规则,引导学生了解鼠标操作方式,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练习中掌握操作技巧。在游戏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随着时间的减少小兔子有掉进河里的危险。此时,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搜索解决方式,如连续点击鼠标将小兔子送到对岸或者按住鼠标左键不松,将七巧板拖到合适位置等。通过游戏活动,学生可以掌握鼠标的“双击”和“拖动”操作,调动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热情,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分析,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教师需要加强课堂引导,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了解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方式,帮助学生调整探究过程,提高自主学习效果。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在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软件应用”的教学中,在Word版面设置教学时,有的学生设计的版面段落间距比较大,影响视觉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究。例如:在进行版面设置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段落间距过大的问题?”通过初步分析,学生可能会认为可以在段落属性中调整间距。然而,操作后发现间距仍然较大。此时,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如何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是否需要在段落属性中进行其他设置?”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操作,学生最终发现将段落的前间距和后间距都设置为零,就能有效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并在关键节点给予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置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搜索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在信息科技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自主搜索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在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教师需要结合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Word”编辑软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对文档进行不同层次的目标分析,并且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了解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在学生了解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情况选择目标,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当出现问题时,学生可以自主搜索资料,或者与其他学生交流。在完成学习目标之后,鼓励学生探索更高层次的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习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提问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在问题设计时,可以采用应用型问题或者创新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声音编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嘈杂的声音,然后播放一段美妙音乐,并且伴有嘈杂人声。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假如上述声音是一段需要整理的资料,如何才能去除将嘈杂的人声,只保留音乐呢?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是否可以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呢?在学习软件中,有一个类似剪刀的工具,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之后,鼓励学生自主寻找并尝试使用这个工具。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问题解决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兴趣,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操作,强化自主探究精神
信息科技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自主操作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例如:在画图软件的教学中,教师讲解“图像菜单”操作的翻转和旋转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和总结。为了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可以引入翻转的实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图形的特点,并且对菜单命令中的“翻转”使用方法进行描述。以此作为基础,引导学生概括“翻转”的使用方法。在画图时,在学生掌握工具箱和颜料盒使用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主题引导学生独立操作,让学生结合主题尝试使用工具和颜料,开展相应的创作活动,探究不同图形的画法、比例以及颜色搭配,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技能进行操作,画出想要的图画。
结语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应做好课堂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锻炼信息技术技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