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被击伤,谁该担责?
作者: 蓝草2022年3月,王某、郝某某与另外两人在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某羽毛球馆组队进行羽毛球双打比赛,王某与郝某某一队。在比赛过程中,郝某某未留意到已奔跑至自己后方的王某,羽毛球拍重击王某面部,导致王某面部红肿充血,两颗门牙脱落。随后王某去医院通过种牙等方式进行治疗,花费约10 000元。王某要求郝某某承担全部医疗费,而郝某某则认为该事故应为意外事件,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其实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生活中,在参加文体活动时,难免会发生一些磕碰,如果受伤,其他活动参与者是否要承担责任,成了让人比较困惑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形,“自甘风险”的界定应运而生。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增了“自甘风险”规则,在各方主体责任承担上更加公平、合理,责任范围更加清晰、明白,告别了过去“受伤即有理”的弊病,让法、理、情更加相融相通。
法律课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 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活动组织者的责任适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条的规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零一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案例介绍
上述案例中,王某多次与郝某某就医疗费用等相关事宜进行协商无果。2022年3月某日,王某和郝某某共同前往鹤壁市山城区某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申请调解。
接到双方当事人的调解申请后,调委会第一时间委派调解员展开调解工作。调解员与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充分沟通,并前往比赛现场,对羽毛球场地情况及当日的视频监控进行了查看,走访了事件发生时的目击者,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调解。
郝某某说,对方击球后,王某为了救球,越界来到了属于自己负责的后方,由于自己注意力集中在羽毛球上,并未注意到王某的位置,做出击球动作后,王某被自己的羽毛球拍击中面部。郝某某认为该起事故应为意外事件,自己不应对此承担赔偿责任,但考虑到双方关系,愿意承担一定的医疗费。王某对此进行反驳,认为郝某某作为队友,应时刻关注自己的位置,但郝某某未履行关注义务,大力击球致使自己门牙脱落,对自己的健康和外貌形象造成了一定影响,构成重大过失,应由郝某某承担全部医疗费用。
调解员向双方当事人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羽毛球是具有对抗性质的体育项目,除扭伤、拉伤等风险,较为突出的风险即为参赛者易被羽毛球击中。作为羽毛球运动的爱好者,双方当事人应该对于自身的能力以及此项运动的危险有所认知和预见,但仍自愿参加比赛,应认定为自甘冒险的行为。在此情况下,只有在郝某某的行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时,才需要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否则无须担责。
调解员结合当日其他参赛者表述及监控显示的实时录像画面,向双方当事人指出:郝某某对王某的受伤并不存在主观故意,郝某某进攻的行为属于该类运动的正常技术动作,并不存在明显违反比赛规则的情形,故不应认定郝某某存在重大过失。
最终,调解员从情理角度出发,与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郝某某一次性补偿王某1 500元;补偿金支付后,王某不得再以任何形式向郝某某提出索赔要求。对此调解结果,双方当事人表示认可。

体育运动要注意 安全第一须牢记
必要的文体活动,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身心成长有着极大的好处。但广大青少年在参与文体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和队友。不在体育比赛中对对手故意挑衅,更不要好勇斗狠,激怒对手。要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进行体育比赛。为避免身体在文体活动中发生意外损伤,运动前要先做好热身,运动时做好身体的防护。比赛时除了专注运动之外,还要观察自己及身边队友的情况,及时预判潜在的风险,尽量将受伤的风险降到最低。一旦有意外发生,要在医生专业的指导下进行救治。另外,青少年要多学习相关法律,如果发生意外引起纠纷,应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吴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