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应早吃热晚吃凉(2)

作者: 王和亿

编者按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我国首次公布健康领域中长期的规划,明确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和根本目的。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19年6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从国家层面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这一中长期行动聚焦当前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紧密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意见》明确提出了15项行动目标、指标、任务等,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共建共享健康生活。本刊开设“健康中国”栏目,关注相关健康中国重大行动,传播科学的健康理念,助力国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本文接本刊第388期文章《冬季养生应早吃热晚吃凉(1)》。

营养早餐是健康生活的开始。营养的早餐主要有四大类食物:一是谷薯类,即主食。如馒头、面包、麦片、面条、豆包等都适合作为早餐的主食。二是肉、鱼、蛋等动物性食物。三是奶和豆及其制品。四是蔬菜和水果。如果早餐中包括了这四大类食物,即达到了营养充足。因此,一方面,早餐可适当吃点粗杂粮,如杂豆杂粮粥、小米粥等,富含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营养价值要比精米白面高;另一方面,早餐吃点果蔬,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此外,早餐最好要有奶类、蛋类、豆类、肉类,不仅能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让早餐营养更全面,还可延缓胃的排空速度,延长餐后的饱腹感。

经过一个上午紧张的学习或工作,从早餐获得的能量和营养不断被消耗,需要进行及时补充,为下午的学习或工作提供能量。

在一日三餐中,午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午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所需总能量的30%~40%。以每日能量摄入2 200大卡的人为例,主食的量应在125克左右,可在米饭、面食(馒头、面条、麦片、饼、玉米面发糕等)中选择。按照营养均衡的原则,从肉、禽、豆类及其制品以及水产品、蔬菜中挑选几种进行搭配,如可选择动物性食品7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制品20克、蔬菜150克、水果100克,以保证午餐中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因此,午餐可以适量吃些牛肉、鸡肉、羊肉等热性的肉类,以及洋葱、香葱、大蒜等食物,有助于下午精神抖擞。

晚餐与次日早餐间隔时间很长,所提供的能量必须满足晚间活动和夜间睡眠的能量需要。晚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所需总能量的30%~40%。谷类食物应在125g左右,可在米、面食品中多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和糙米、全麦食物。另外,可选择动物性食品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制品20克、蔬菜150克等。晚餐讲究的是清淡,可选择吃一些如百合小米粥、莲子羹、杂粮粥等。同时,肉类以鱼肉、猪肉为佳,尽量不要吃牛羊肉、煎炸食品、辛辣口味类食物。肉类食物需讲究科学搭配,如搭配蘑菇、豆腐、白菜、萝卜、油菜、芹菜等性凉、安神类食物,能帮助人体排出体内废物,驱除疲劳。因此,晚餐一定要适量,以吃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为宜。

另外,冬季气温变化大,人容易感冒,提高免疫力显得极为重要,平时不妨多吃些酸味食品,能有效提高人体对病菌的抵抗力。

(作者系高级健康管理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