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待,有事做,有爱
作者: 孟书凡一个经典实验
著名心理学家埃伦·兰格曾做过一个“自主控制实验”。
实验者在美国一家养老院中挑选了一批社会经济背景和健康状态都差不多的老人,分为两组。第一组老人被告知,接下来会由工作人员帮他们整理房间;养老院为他们每人准备了一种植物作为礼物,由工作人员完成浇水和照看工作;周四、周五晚上会有电影放映,观看时间另行通知。
第二组老人被告知,他们要尽可能地规划和完成自己的生活所需,像洗衣服、收拾床铺和房间之类的生活琐事,都需要自食其力;养老院为每人准备的植物,他们可以选择要与不要,并自行照料;他们可以自行选择在何时看电影,想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告诉工作人员。
看上去,第二组的老人得到的服务远没有第一组那么周到贴心。那么实验结果又是如何呢?
实验持续了3周。调查问卷和护士的评估结果显示,第二组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以及身体状况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第一组老人均无明显变化;第二组老人与工作人员的交流更频繁,第一组老人仍无明显改变;第二组有更多的老人选择去看电影,第一组则相反。
实验者在18个月后进行回访时震撼地发现,第一组中有30%的老人离开了人世,第二组中去世的老人仅有15%。
非洲紫罗兰的故事
这个故事,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先生年轻时的一次经历。有一次,埃里克森到美国中南部的一个小城讲学,一位同事知道后拜托他顺道看看自己独居的姑母。那位姑母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孤独无靠,人也严肃死板,不肯改变。同事希望埃里克森能想想办法改变姑母死气沉沉的生活状态。
埃里克森到达目的地后,发现同事姑母一个人住在阴沉沉的老屋内,他进去后上下打量,想在房间内找到一样有生命气息的东西。最后,他找到了几盆小小的非洲紫罗兰。
姑母说:“没有事做,就是喜欢打理这几盆小东西,你看,这一盆还开花了呢。”
埃里克森说:“好极了!你的花这样美丽,一定会给很多人带来快乐,你能否打听一下,城内什么人家有喜庆的事,比如结婚、生子或生日什么的,给他们送一盆花,他们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
姑母真依了埃里克森所言,大量种植非洲紫罗兰,小镇上几乎每一户人家都收到过她培育的花。从那以后,姑母的生活大有改变,本来不透光的老屋,变得阳光普照,充满着色彩鲜明的紫色小花,姑母也随之变成了小镇上最受欢迎的人。在她离世时,几乎全镇的人都来送葬。
你是否受到了启发?
我们先来讲兰格教授的实验。从实验过程来看,第二组老人为了自己的生活辛苦忙碌着,远不如第一组老人轻松惬意,但为什么他们却生活得更加健康快乐呢?
关键之一,是第二组老人对自己的生活具有更强的掌控感。他们可以自行决定何时整理房间,以及整理成什么样子;可以自行决定要不要养一株植物;可以自行决定看电影的时间。他们体验到的现实情况与自己的预期基本是相符的,不存在冲突,这就是对生活的掌控感,而这种掌控感又使得他们对生活抱有更多期待。
而第一组老人主要是被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照顾,可选择、可支配的东西较少,所以他们体验到的掌控感远远低于第二组老人。
关键之二,是第二组老人更加“有事可做”。心理学中的活跃理论认为,成功老化需要继续保持成年中期的兴趣和所从事的活动,并防止社交数量和类型的减少。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从事自己的爱好和参与外界活动,来得到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第二组老人看起来忙碌,但正是由于能够为自己所喜欢做的事情忙碌,能够适度地参与外界活动,他们在精神上反而是更加自由的。
非洲紫罗兰的故事又说明了什么呢?
可能很多人初次听到这个故事时会有点糊涂,埃里克森的学生也很疑惑地问他:“为什么你让她种植和分发植物,而不是直接治疗她的抑郁症呢?”
埃里克森说,他环顾那位姑妈的房子,所看到的唯一有生命迹象的东西只有那些非洲紫罗兰。“我想,在她的生活中种植非洲紫罗兰要比清除抑郁症容易些,而且照顾那些非洲紫罗兰是不容易的,光线必须合适,浇水必须到位,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哭泣。”这其实也说明了人要有事可做。
埃里克森还建议她分发紫罗兰,这也是一个重要行为。当紫罗兰从姑妈手中传递到他人手中时,对方得到的就不仅仅是植物了,还包括关注、赞美、问候等精神资源,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即“爱与慷慨”。
从前的姑妈对他人漠不关心,而现在大家知道原来她的心中也是有爱的,因此也开始关心起这个孤独的老人。在姑妈去世后,每一个曾被赠予紫罗兰的人都去为她送丧,以报她生前的慷慨。
幸福感由什么决定?
实验和故事都讲完了,我们再来总结一下从中得到的启示:
● 要有期待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感到许多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范围,而无法掌控的无力感会使我们丧失对生活的期待。其实,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现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不变,你现在想去做点什么?你可能会想看电影、听音乐会、打篮球。
你还可以问自己更长远的问题,如果现有的一切限制都不是问题,将来你想做点什么?会留下还是离开?想去哪里?思考这些并不会立刻改变你的生活,但至少会让你意识到,你还有很多事没干。
● 要有事做
埃里克森鼓励姑妈种植紫罗兰,是因为他发现了姑妈的擅长之处,并决定围绕她的擅长之处来帮助她重建生活。你可以效仿故事中的姑妈,从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开始做。
如果你说你什么都不擅长,这不可能,人一定有自己的长项,你觉得没有是因为你还没有发现,你要大胆尝试,看到不了解的就接触学习一下,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你愿意做的事情。
● 要心中有爱
埃里克森同样也发现了姑妈的匮乏,即生活的意义、与人的关联和责任感,所以他建议姑妈去把种植和分发紫罗兰当成自己的责任,每逢别人家里有喜事,紫罗兰都要如期而至。
生活的全部或许只是种植和分发紫罗兰,但不论你所做的事是大是小,你总能给予别人爱与支持,当我们用爱与慷慨去浇灌别人时,自己也会受到滋养。
不论什么年纪,“有期待,有事做,有爱”都是令人向往的生活状态。或许随着年岁渐增,我们能做的、能选择的注定越来越少,但是再少我们也要让自己有点事做,保持一点掌控感,并尽可能去助人,这些是令幸福贯彻一生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