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治疗干预与评估技术分享

作者: 阎博

舞动治疗师布朗宁总结了目前使用较多的四种干预方法,包括切斯方法、心理动力取向的舞动治疗方法、真实动作治疗法、整合舞蹈治疗法。舞动治疗的动作评估方式也同样可以作为干预入手的思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切斯方法,以及舞动治疗动作评估的拉班动作分析法。

舞动治疗的干预技术—— 切斯方法

切斯方法是以舞动治疗先驱玛丽安·切斯命名的。该方法包含身体行动、象征、动觉共情和节奏性等干预技术。

来访者的动作情绪通过共情镜像建立起共情的连接,从而可以提升共情反思。

切斯方法中有两个具体的技术,一个是镜像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舞动治疗不同情境中,个体与团体都可以使用。例如治疗师像镜子一样模仿来访者的动作。不仅是对方的身体形状,还包括动作的速度、力量等,通过感受镜像出的动作来理解来访者做动作时的感受。

另一个是切斯圆圈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团体中,特点是成员和治疗师围成圆圈,使所有人都处于同样平等的位置,通过动作的互动(如模仿、扩展、想象等方式)去增强治疗关系。这一技术在舞动团体开始、过程中和结束时都可以使用。

以切斯圆圈技术为例。在舞动团体开始的时候,可以让成员站立围成一个圆圈。咨询师首先让成员拍打身体部位,将注意力聚焦于当下的团体中。随后,咨询师会根据成员的状态(高能量、中能量、低能量)选择播放几段不同节奏、特点的音乐,当成员们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做动作的方法有几种,第一种是咨询师做动作带领者,成员模仿咨询师的动作;第二种是全体轮流做带领者,成员A跟着音乐做出自己想到的动作,所有人模仿成员A的动作;然后将带领权传递给成员B,所有人模仿成员B的动作,以此类推;第三种是基于第二种情况,成员A先做了一个动作,成员B在此基础上可以扩大、缩小、加快、减慢、增强、减弱成员A的动作,成员C继续在成员B的基础上修改。第三种方式可以让成员对身体有更精准的感知和控制,感受同样动作在不同特质下的状态。动作内容可以是蹦跳、爬、躺,有高低层次的;可以离开固定位置,有流动的;还可以与左右、对面成员互动,有非语言交流的。总之,切斯圆圈希望呈现的是自己的动作可以被他人看见和接纳采用,同样他人的动作也会被我们看见和接纳采用。

在使用切斯圆圈时,咨询师需要注意几点:

准确模仿成员动作,帮助动作者本人以及模仿者意识到自己的动作/个体。在圆圈中,由于方向不同,有成员在模仿时会弄错左右手或左右脚。咨询师需要仔细观察并准确模仿做动作的成员,并在圈中语言提醒“这是一个左手拍右脚的动作”。

不要求成员必须做大的动作,也不强迫所有人都要加入,切斯圆圈本身就是一个接纳成员融入团体的过程。如果有成员害羞,或是做了很小的动作,咨询师仍然要准确模仿,可以说“嗯,我看到了你做这个动作,大家模仿你的这个动作,你觉得可以吗?”成员同意后,咨询师可以说“好的,那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动作吧。”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还未进入到团体状态的成员逐渐融入。

第三,咨询师可以进行语言或非语言的表达即干预,但表达的内容是描述,而不是评价。例如,“A做了一个两手抱住上半身的动作”而非“A做了一个关闭自己的动作”。

切斯圆圈可以作为团体的热身,然后转入团体主题,也可以通过切斯圆圈引出团体主题。这与团体目标和结构有关。

舞动治疗的动作评估方式—— 拉班动作分析法

拉班动作分析法关注动作质感,包括内驱力和塑形两部分。内驱力是指动作的动力,包括四个因素,分别是:空间、重量、时间和流动。每个因素都有两个维度,如空间(直接—间接)、重量(有力—轻柔)、时间(快速—慢速)、流动(束缚—自由)。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一样,每个人的动作特质也不同。如果动作特质是灵活、流动的,那么这个人的应对模式也就更有弹性。所以,通过观察和自我体验动作特点,可以了解到个人的动作特质,并为干预提供了思路。

举例来说,在压力主题的舞动治疗或是舞动团体中,就可以使用拉班动作分析法进行干预。

具体而言,首先要分析压力一般会带给人怎样的感受。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对压力的感知是偏向负面的,是紧绷、压抑、沉重的感觉。在此过程中,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在空间内体验有压力时的感受,用动作表达出来。咨询师在这里可以提供一些想象,便于推动成员体验。如想象胶水的地板、两腿绑了沙袋、身上扛着重物等等。

接下来,让来访者体验压力没有时候的感受,同样用动作表达出来。

最后,让来访者体验从有压力时的动作如何过渡到没有压力时候的动作。完成了以上体验之后,请参与者坐下来,如果是个体形式就与咨询师讨论,如果是团体形式就可以分小组或是在大组中,用语言来分享自己做动作时候的心路历程。

在压力动作中,以上四个因素都可能会出现,但以流动(束缚—自由)这个元素为主,这也是咨询师在干预时主要引导的体验方向。通过来访者动作,咨询师会观察到来访者的压力状态,同时在来访者从有压力过渡到没有压力的动作时,也可以见证来访者的解决策略。

这一练习让来访者从动作体验、情绪感受、认知思考几个层面逐渐由非语言向语言层面转化,而对压力认知的改变或是自我觉察往往就在体验到认知表达的时候会出现。需要注意的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动作会有指导和理解,但真正理解动作的是来访者本人。所以,咨询师要尊重和倾听来访者对于动作的体验和思考。这一点,和任何咨询流派都是一样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