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心安香洲”品牌

作者: 李羽晴

打造“心安香洲”品牌0

珠海市香洲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是2021年珠海市香洲区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是全国首个由妇联牵头建设的大型心理健康服务场馆。香洲区妇联于2016年在全区设立妇女儿童心灵驿站项目,开始了社区社会心理服务模式的探索。2021年区政府基于妇联多年的心理服务实践,授权建设香洲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中心于2021年12月20日正式启用,面积1603平方米,分为心理科技体验区和心理咨询服务区两大区域,内设15个功能室。体验区将心理服务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各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通过场馆体验区学习对自己家庭教养模式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可以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实现了家风引领、家教助力、心理赋能的服务理念。

中心创新探索“心理服务+家庭教育”的服务模式,是集心理科普、心理科技设备体验、心理大数据、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与心理危机干预于一体的综合性心理服务平台,也是心理健康服务与家庭教育实践有效结合的新载体。

中心在珠海市香洲区委和区政府领导下,以“民生为要”为指导思想,竭力打造“心安香洲”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品牌,致力于打造党群关系的“暖风机”、妇联改革的“助推器”,心理健康“安全网”、平安香洲“稳压器”、心理服务“新载体”、珠澳服务“共融圈”、心理知识“加油站”、家庭文明“显示器”,取得了一定成效,做到了“聚专业人、分政府忧、解百姓难、留专业才”。

打造党群关系的“暖风机”

中心坚持党建引领,两年多来已接待机关事业企业等单位288个团体,与边检、海关、街道等签订了共建协议,协助民政系统开展基层干部心理技能培训和“双百”社工心理技能培训,充分联动各机关单位,提供心理专业支持。

成为妇联改革的“助推器”

从2015年全国群团改革开始,香洲区作为全国区域化改革的试点,借助社会心理服务项目,加强妇女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权益,中心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成为香洲区妇联获评“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区”和“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区”重要支撑。

构筑心理健康的“安全网”

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了中心的专业作用,在隔离区、封控区等开设了24小时的心理服务,为每个家人送出了有心理老师电话、微信和中心电话标识的天使小翅膀,并成立了“心安准妈妈群”,其间有孕妈妈顺利生育了两个健康的宝宝。发动北师大珠海校区近100名心理专业人员组成了志愿服务队,开展2机5线,24小时不间断地为群众缓解情绪、处理危机情况300多个,为地方群众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北师大、澳城大等专家教授到中心指导工作时,表示此做法应该在全国进行推广。

构建平安香洲的“稳压器”

中心成立了19人的危机干预小组,在政法委的指导下,与当地的司法、卫健、公安、教育局、妇联、民政、镇街、社区等联动,成功化解了心理危机事件89起,筑牢“心理防线”,维护心理健康。

建造心理服务“新载体”

目前中心线上线下已经服务总人数累计65887人次,线下咨询个案5489人次,开展各类心理主题活动191场。活动多样,全领域覆盖,来访者年龄最小的仅有1岁3个月,年龄最大的89岁。利用中心作为载体,提高了市民心理健康意识,培育了理性平和、积极健康的心态。

建立了珠澳服务“共融圈”

珠海地处湾区,中心成立以来,澳门街坊总会、妇联执委等不同单位纷纷到中心参观交流,而且为澳门的心理服务开展提供专业支持,实现了“共融”的态势。同时,中心面向湾区所有有需求的个体开放,实现港澳的区民跨境预约咨询,促进成为两地维系关系的纽带,为湾区心理健康服务保驾护航。

搭建心理知识“加油站”

中心运营两年多,公众号推文521篇,90%原创,浏览量达13万人次,视频号119篇,全部原创。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在南方+、《珠海特区报》、

珠海香洲、香洲教育等平台媒体报道106篇,浏览超15万人次,并打造了自己的直播品牌“心安七点半”,每周六晚7:30-8:30,邀请家庭教育和心理服务方面的专家,做客直播间,目前直播104场,受益人数达6万人次。

锻造家庭文明“显示器”

中心努力探索“心理服务+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将“家庭教育”作为有效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成立“珠海市香洲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并推动区教育局在中心建设“校外心理活动实践基地”,引领家长带孩子到访中心参观学习,全面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和家庭教育理念,实现“相爱相杀走进来,相亲相爱走出去”,将社会心理服务努力前置到家庭最前端。

目前,中心共有专职人员12名,北师大珠海校区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和地方医院精神心理科专家定期进行督导,保障了中心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中心还成为北师大心理学专业本科、硕士生的实习和见习单位。同时,中心还建设成为首个将家庭教育与社会心理服务结合进行的阵地化建设,从境教、身教、言教出发,将问题前置,加强“预”和“防”的力度,降低了“治”的风险人数。

现在中心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网红打卡点”,而且市民纷纷表示“自己再也不用担心,有了心理问题去哪里”,有效减少了“有病乱投医”的乱象。中心与当地多家精神心理医疗机构建立了绿色通道,每个月聘请资深精神科医生对中心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督导,学习精神医学知识,对来访者进行专业评估和工作诊断,对超出咨询范畴的来访及时转介,并且与主治医生对接,对来访进行综合评估,药物治疗与心理咨询辅助进行,有效促进了来访者身心康复。

3月20日至3月22日,在山东滨洲举行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经验交流大会上,香洲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培育论坛做了主题分享,得到业内的充分肯定和认同。接下来,他们将继续秉承“您有需,我就在”的使命,踏踏实实立足基层,构建社会心理服务阵地化建设及运营的“心安香洲”模式,为全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化构建贡献自己的“心力量”。

打造“心安香洲”品牌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