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我所爱,爱我所做
作者: 罗海英最近有朋友和我吐槽:“我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工作时很痛苦,可又不得不做这份工作,怎么办呢?”
我分享了一个故事。
有一回,我带着发烧的孩子和心脏不舒服的妈妈去医院看病。
在胸痛急诊的接待处有一个清洁工大爷,大约60多岁,我抱着孩子问他在哪里验血,他给我指路。等给孩子抽完血回来,我在接待处等母亲,他开始和我聊天,问我孩子多大了,然后告诉我,他儿子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十岁了,老二比我女儿小两个月,他老婆在帮忙看孙子,每天回家孙子都喜欢坐他腿上玩。
其间,他还时不时回答其他病人的询问,比如儿科在几楼,厕所怎么走,检验报告在哪里取,非常热心和有耐心。
一位头部受伤的女士,手拿纱布捂着伤口,在急诊门口等着。她对大爷说她头疼,大爷就一直安慰她。后来,她担忧自己的丈夫找不到挂号的地方,开始抱怨丈夫没有用。大爷乐呵呵地说,是你老公把你送到医院来的,他要是没有用,怎么送你过来呢?这位女士一听就笑了,好像一瞬间忘记了疼。
这位大爷让我看到:一个人对工作所秉持的态度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工作状态的。
差事、职业与事业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对工作所秉持的态度可分为三种:差事、职业、事业(天职)。
持“差事”态度的人,单单是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方式,其工作的积极性、效能、满足感都不怎么高。他们在上班时会常常看时间,一到临近下班时间或周末的时候,就会显得干劲高涨,因为他们终于可以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了。对这类人来说,工作之外的活动、嗜好、人际关系等,远比工作更能满足自我价值和效能需求。
持“职业”态度的人,普遍是为了获得地位、名誉而工作,他们会为自己定下目标,并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以换取升迁和名望。虽然有时也会想,自己为何要这么辛苦?可一旦完成所设定的目标后,他们就会感到满足,并很快设定新目标,继续工作下去。
持“事业”态度的人,觉得工作是为了实现抱负,是为了实现比自身更重要的意义和目的。天职一词本身含有“被神赋予使命”的宗教意味,在现代心理学领域,它被定义为“对本人的工作感受到意义和价值的意向性”。这类人对待工作的态度积极进取,满足感很高。他们以自己的工作为荣,基本不会期待“下班的解放时刻”,甚至都不会考虑退休,只要身体允许,他们希望能把现在的工作一直做下去。
看起来,这是三种差别非常大的工作态度。第一种显然是我们很多人都竭力避免的,因为那样的工作状态,仿佛工作就是一种奴役,让人感到痛苦。第二种可能是较为普遍的工作状态,能带来一定的幸福感,但这种幸福取决于外物,而不是内在。第三种则是许多人向往的工作状态,即工作中的幸福感取决于自己的内在。
对工作的不同态度,是由工作性质和内容决定的吗?
很多人可能会说,因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比较低端,或者比较乏味枯燥,所以自己对工作的满意度低,从工作中获得的快乐和幸福感少,只能把工作当成差事。而只有从事高端复杂工作的人,或是受人尊敬的专业人士,比如医生、科学家才会把自己的工作当成职业或者事业。
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心理学家埃米·瑞斯奈斯基博士发现,几乎所有她调查过的职业都会出现上述三种工作态度,可见职业性质和内容并不能完全决定人们的工作态度。
以医院的工作人员为例,她发现负责清洁被单及呕吐物的清洁工,被视为医院中最低端的工作人员—— 但有时候清洁工也会认为自己是医疗团队的一员,也会为医疗病人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些清洁工不只把自己本该做的做好,还会帮重症病人把病房打理得明亮洁净,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需要,而不只是被动地等待指示。
这种尽心尽责的态度,提升了他们在工作中的自我引导,他们会主动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会比较积极地引导和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心智,会用自己的行为带动或者改变周边的环境和他人的行为,而不是只受环境控制。
秉持着这种工作态度的清洁工,已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份天职,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份能满足内心效能需求的工作,并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所以,不是只有从事高端复杂的工作,我们才能获得工作的满意度,才能工作得更快乐。
你的工作对你来说是差事,是职业,还是天职,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自己以及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对工作有更积极的看法,你就会有更积极的行动,而积极的工作状态又会让你自我感觉更满意,
对工作的感受更好。
态度会改变行动,行为会改变感受,好的感受又会带来好的态度和思维,形成良性循环。

请尝试去热爱你的工作
工作占据生活的一大部分,如果我们能够热爱自己的工作,将其视为事业或天职,而不仅仅是一个养家糊口、获得财富地位的途径,我们对工作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都会更高,甚至整个人生都会变得更有意义。
想对工作产生热爱,尽量避免从事低复杂度、高重复度又没有自由度的工作是必要的。当然,这样的工作也必须有人来完成,如果你正做着这样的工作,希望你能够像上述所讲的清洁工一样,积极主动地额外地做一些事情,或许你就会从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满足,心态也变得更积极。
如果你正在找工作,你一定要了解自己,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能够发挥出你优势和能力。如果你还没有发现自己适合什么,那就不断去尝试,一旦找到了,你的感觉就会告诉你,这就是你所热爱的。
另外,在工作中,要增强自己的“内部动机”,“职业”型的人把工作目的全部置于外物上,也就是工资、升职、奖励等“外在动机”,得到这些固然令人欣喜,可一旦“所得”不如“所盼”时,就容易失望和焦躁。以“内在动机”为主“天职”型的人,把自己内心感受到的“意义”当成工作的动力源泉,而不是让动力依存于外物或他人,他们不会只重视工作的成绩,仅在工作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意义。增强内部动机的唯一方法,是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而让工作产生意义的唯一办法,是热爱自己的工作。简言之就是,做我所爱,爱我所做。
所以,去热爱自己的工作吧,它会让你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