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心事难释怀
作者: 叶慎花早晨,我正在校园里散步,高二的班主任王老师打电话找我,想为班里的一名女生临时预约辅导。
女生名叫小芳,性格素来内向文静,今天早自习时,竟突然放声大哭,让王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吓了一跳。等她情绪稳定下来后,王老师问小芳发生了什么事,自己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小芳不愿意告诉王老师,但提出想和心理老师聊聊。
王老师马上就给我打了电话,我也答应了。于是,早读刚刚结束,我便在心理辅导室见到了小芳。
小芳说,最近她心情很低落,今天早上起床后,她感到格外难过、想哭,但在家里没有哭。来到学校后,她想哭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但考虑到班里有那么多人,就拼命压制想哭的念头,可是最后没有忍住。
是什么导致了情绪低落?
听完小芳的陈述,我问她:“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不开心的事?”
小芳说:“有件事让我很难释怀,是有关我两个好朋友的。”
早在小学时,小芳就和这两个好朋友结识了,直到上初中,她们都在同一所学校,几乎形影不离,是让人羡慕的“铁三角”。但是中考后,小芳考上了本地的师范学校,另外两个朋友去了外地的一所职业学校。刚分开时,她和朋友们的联系也很频繁,关系维护得还不错。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渐渐从曾经的无话不说,变成了话不投机。
两个朋友因为在同一所学校,经常能在一起,关系依旧稳固,可小芳和她们之间存在距离问题和所受教育差异的影响,彼此有了不同的兴趣爱好及人生追求,两个朋友觉得小芳变了,小芳也察觉到自己好像正在被另外两人孤立。
为了挽回这段“铁三角”关系,小芳费劲心思去改变自己,迎合朋友,只是她的努力终究无法抗衡物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距离,就在一个月前,两个朋友直言不想再交往,与她断了联系,她因此而情绪低落。
是什么导致了情绪爆发?
听完“铁三角”的故事,我问小芳:“失去朋友,你感到很难过,那你有主动去宣泄情绪,做自我调整吗?”
小芳说:“我想大哭一场,但是我没有。”
我问:“为什么想哭却没有哭呢?”
小芳回答:“我其实一直是个习惯压抑情绪的人,尤其是负面情绪,而且我会刻意去控制自己想哭的冲动。我觉得哭是一件很糟糕、很丢人的事情,我妈妈也说哭是没用的表现。小时候每当我因为自己犯错被妈妈打而大哭时,妈妈总是大声地吼我,不让我哭,后来我就习惯把眼泪憋回去了。”
小芳的情绪并不是突然产生的,它由来已久,只是之前被压抑了,当它强烈到小芳再也无法控制的时候,也就爆发了。
我接着问小芳:“这段时间,你有没有尝试在学校里结交一些新朋友呢?有新朋友在身边,对于你释放和缓解情绪是有帮助的。”
小芳说,她尝试过去结交一些新朋友,但与十多年的老朋友相比,小芳总觉得新朋友肯定不如老朋友,所以情感上不太投入,同学们也觉得她难以靠近。
如何走出情绪困境?
通过上述交流,可以看出小芳对情绪宣泄有一些不合理认知,而且比较恋旧,难以放下过往的友谊而去发展新的友谊。
● 理解自己的难过
心理学家科胡特曾提出“另我需要”的概念,这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一个基本需要,满足另我需要,就是找到一个理解我、信任我的人,即所谓的朋友、知己。由此,小芳可以理解自己对真挚友情的需要和渴求。
正因为友谊闪烁着温暖美好的光辉,骤然失去时,我们才会伤心和难过。尤其对小芳来说,她是被曾经的好友单方面“收回了”友谊,心理上肯定会更难以接受,所以小芳更应该对自己多一份理解。
● 允许情绪的自然流淌
在理解自己的基础上,小芳要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允许自己伤心和难过,让情绪自然流淌。这本身就是一种疗愈。
小芳是没有做到这一点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受家庭教育影响,对哭泣有错误的认知,不允许自己哭泣;第二,未掌握情绪宣泄的方法,导致负面情绪的不断累积。
在我们的文化中,哭是带有一定的“羞耻”色彩的,哭泣是弱者的标签,是懦弱的代名词。这是小芳妈妈不喜欢她哭的重要原因,小芳也渐渐认同了妈妈的观念。
我告诉小芳,哭泣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表达悲伤的一个有效工具。据美国圣保罗雷姆塞医学中心精神病实验室专家发现,人在哭泣后,负面情绪可降低40%。哭泣还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平静下来,并减少自己的烦恼,以达到自我舒缓作用。所以遇到难过的事情,想哭的时候,尽量不要压抑自己。
小芳听后,点点头,但目露担忧地说:“老师,我能理解您说的,不过如果我所处的时间、空间不适合我用哭泣来宣泄情绪的话,又应该怎么做呢?”
我回答:“其实除了哭泣之外,也有很多其他办法,比如找信任的人倾诉、进行体育运动、写日记,或者通过整理房间、听音乐、看书看电影来转移注意力。重要的是,你要顺其自然地去释放情绪,而不是压抑情绪,而且你心里要清楚,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哭,这不是一种羞耻,也不代表你是个弱者。但注意别哭太长时间,不然反而对你的身体会有损害。”
● 重拾交友的勇气和信心
小芳连跟朋友断联的日期都记得那么精确,正是因为她怀念与她们的互动,怀念彼此共同经历的那些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恋旧心理,像是老房子被卖掉后,虽然买了新房子,但内心还是怀念老房子;养了很多年的宠物去世后,虽然又养了新的宠物,可心里就是觉得以前的宠物最好,现在的不如以前的。这是由于怀旧具有一定补偿性的作用,能让我们产生积极的、美好的感受。
但我们不能因为怀念过去的朋友,就认定现在及以后遇到的人不能成为自己的好朋友,不能带给我们积极、美好的感受。这是小芳在观念上应该端正的。
再者,在结交新朋友时,小芳不应自我封闭,应做到真诚和坦率,只有给予别人了解自己、靠近自己的机会,才能有建立友谊的可能。
最后,是要专注于当下。小芳不能整日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之中,而是要专注当下,在课堂上能够专心听讲,在课下能积极融入到与周围人的交往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去。这样小芳的内心会更充实,状态也更积极,自然也能吸引周围人来主动和她做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