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小静

作者: 和悦

迷茫的小静0

小静是一名高三女生,学习成绩排在班级前十,近一个月来有些学不进去,很是烦恼,主动寻求心理辅导。

我学不进去

小静喜欢历史,在高二升高三重新分班后,之前同样爱好历史的同学被分到了别的班级,与现在的同学没有共同语言。对于未来上大学选什么专业,小静也很迷茫。她尤其对德国近现代史感兴趣,而她又担心学历史没前景,感觉前路黯淡,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所以现在的状况是整天胡思乱想,什么也学不进去了。

在咨询中,我和小静一起梳理学不进去的主要原因是她沉浸在历史小说的构思中不可自拔。

头脑里总在构思历史小说

“创作历史小说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喜欢,有价值,满足感,

有志同道合的同学,可以获得认可。”

“那现在的问题是什么?”

“没有可以交流的同学,没有创作和交流的时间。”

“于是,你现在的生活中缺少了……”

“缺少认可,没有价值感。和同样爱好的同学交流有思想的碰撞,让我感觉很有意思,现在没人一块交流了,我就想写成历史小说,在网络上发表一下我的见解,在网上与人互动也挺有意义的。可是,毕竟都高三了,学习任务那么重,哪里有时间做这些呢?

“可是,我还是忍不住去构思我的历史小说,课间啊、睡觉前啊,只要有时间我都不由自主地在构思。可是这种状态真的挺影响学习成绩的。

就这样左右都不对,内心挺纠结,心情也很烦躁。”

把兴趣当作职业可以吗

“老师,如果高考我选历史专业,以后会有工作吗?您说能把这个兴趣作为以后的职业吗?”

“兴趣和职业的关系这是个生涯规划的问题,可能这一次咨询我们不能充分地展开。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做些初步的探索。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与历史相关的工作吧?

……

“你知道有哪些有成就的名人,不是在他们的职业方面有所成就吗?”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好像是个大官儿吧。刘慈欣好像是高级工程师。

哦,其实,也不是一定把兴趣当职业。可以用工作养活自己,让兴趣取悦自己。”

“无论怎么规划未来,都需要我们做好当下。人们说当我们不能清晰地规划未来,那么尽力做好当下就是最好的规划,你怎么看呢?”

“是啊,老师,我知道。现在我想尝试用思维导图来构思小说,这样脑子里就不光想这事了;关于未来的大学选专业我不再去猜测,有时间多去查资料;还有就是当下的学习,最近我的成绩的确挺让我担忧的,我应该首先规划好当前各个学科的学习。”

用将军的视角来重整旗鼓 

“我们来做个比喻,如果把学好某个学科比作攻城,你觉得要攻下一座城池,一名士兵与一位将军会有怎样不同的考虑呢?”

“嗯,士兵可能会想怎么去杀敌,怎么爬上城墙,怎么提升武艺……如果是将军的话,他可能更需要考虑全局,做决策、定计谋等等。”

“那你觉得谁对于攻城来说作用更关键呢?”

“那当然是将军啦!他才是运筹帷幄的人。”

“那在平时的学习中,你是像个将军,还是更像士兵呢?”

“士兵。”小静不觉地笑了。

“那如果在你的学习中,加入将军的视角,你会做些什么呢?可能哪些是你平时不常去做的。”

“找出学科中自己的弱项?了解学科的结构?做出学习的优先顺序?”

“能不能具体化呢?能不能以一个具体科目的内容做例子呢?”

“可以用思维导图画一下地理的知识框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就像有了作战图。”

“你觉得可以在什么时间做这项工作呢?”

“嗯,周一晚自习可以拿40分钟来完成。大概有三五天就能完成。”

“那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作为一项作业?用将军视角来攻克学科的堡垒,想想还可以做些什么?越具体越好,具体到什么时间做什么内容,几天完成。”

“这是挺好的!但有时学的时候会懂,不一定能考高分啊?”

“那该怎么攻坚克难呢,大将军?”

“哦,我明白了,学习得用心,我终于明白老师常说的‘用心’的意思了。”

“对,就是既要有俯瞰的全局视角,也要有在一个难点上专项攻克的钻研精神。”

最后,我提醒小静用行为实验的精神来看待自己的实践。我们制定策略,实践,遇到问题,然后调整,调整后再实践……如果不见效,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细节不到位,二是不适用。

小静的行为实验还在进行着,接下来在咨询中一起回顾作业,调整策略,渐渐地小静的信心又回来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