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关系”的交流能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 苏逸作为繁忙生活中的一员,无论沟通是否有着必要性,我们每天都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人际交流。数据显示,人们每周都会和自己认识但却不太了解的人有着多达几十次的互动。而在一些交流中,你甚至从始至终都不清楚对方的名字叫什么。这些与“半生不熟”的人之间倾向于浅层次的一般交流,就是社会心理学家口中的“弱关系”。
与“半生不熟”的人交流居然是一种理论?
这种浅层次人际交流是“弱关系”理论中的重要一环。该理论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那些并不是熟悉的人进行交流,会比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对自身心理健康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这种“弱关系”的组成成员,可以是工作上的同事、好久不联系的老同学、网友或者是你早上在地铁上认识的人、聊得来的餐厅服务员、柜台的收银员等等。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人类发展和家庭科学教授凯伦·芬格曼,在对“弱关系”长达20年的研究中发现,亲密性越强的人际关系就越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持,并且人们对这类需要高度付出的关系抱有一种负担与压力感,害怕会因为不当的言行举止导致其破裂。所以大多数人在平日里只能承受几个牢固的关系。而“弱关系”的建立多数出于一时兴起或完全意外,并且无须承担任何失去的心理负担,所以人们可以保持数百个以上也无须消耗太多精神能量。
“弱关系”能让老年人更健康?
对于那些同时拥有少数亲密关系与多数“弱关系”的人来说,许多研究都表明了这类人会有着更好的认知功能、情绪与身体健康,并且可以降低晚年后出现的一系列躯体与心理问题产生的概率。
一项发表在《健康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在参与实验的4000多名年龄在52岁至94岁的人中,那些越是会主动参与增加“弱关系”活动,并且拥有着众多社会角色的参与者,在四年后的跟踪调查时,他们的肺部功能丧失或出现问题的概率就越小。
人类的肺功能是判断健康与长寿的重要指标,功能的下降预示着如心血管疾病、哮喘和其他肺部疾病,甚至死亡率的提高。实验人员发现,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弱关系”会在潜意识中激励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例如,少或拒绝吸烟、更多的锻炼与建立更积极的心态,从而能有“精气神”去参加各类社会性活动。
此外,最近一项关于社会关系的研究指出,这些微弱或偶然间出现的社会接触对促进老年人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拥有众多“弱关系”的老年人会有着更为积极的情绪,并且降低了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概率,同时能够预防老年人认知与记忆力的下降。
“弱关系”是心灵的补给站
当然“弱关系”不仅对老年健康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们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一项设置于城市咖啡店中的实验里,研究人员招募了60名参与者,并将半数的人分配到咖啡店的“社交”环境中,让他们随机与店内的顾客进行闲聊,并与咖啡师进行简短的交谈。而另一半参与者则被告知要在进店之后,高效地完成手头上的工作或快速喝完咖啡,避免任何不必要的闲谈。在现场的观察与之后的反馈中研究人员发现,与那些被要求避免交谈的参与者相比,能与陌生人进行简短讨论的参与者普遍感受到了归属感和幸福感的增强。
其实,大多数人正常的亲密社交网络是相对脆弱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压力。为了能维持这些所重视的亲密关系,我们往往会戴上一副或多副社会面具,将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长期下来,这些社会面具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得到相应的益处,但也同时会成为我们害怕让他人看到摘下面具后的自己或失去这些社会关系的原因。一旦生活中任何一类我们看重的关系出现了危机,例如婚姻破裂、与父母吵架、和闺蜜闹矛盾、甚至是在工作中不被老板重视等等,都可能会让我们脆弱的心理防线土崩瓦解,甚至出现“我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什么”等悲观的想法。
而“弱关系”便可在此时派上用场,它能让我们摆脱长期佩戴社会面具所带来的压力。因为,你与所交谈的陌生人很大概率再也不会相见,并且对方对你生活的圈子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展现出真实的自我,并透露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讯息。同时,当人们因为那些十分看重的社会关系出现裂痕,感到极其糟糕或情绪低落时,这些日常由“弱关系”积攒下来的正能量也能成为我们精神上的补给。来自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一句夸赞都能为你添加动力,摆脱此时的无助与孤独感。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你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多去培养些“弱关系”都是改善情绪、促进幸福感、摆脱孤独感,甚至是提升身体健康的可靠方法。所以,参加一些社会性的志愿者工作、为街上迷路或有疑问的游客进行解答,甚至是下次去咖啡店的时候,主动与咖啡师聊聊天,出去吃饭的时候,友善地与服务员谈谈人生,这些在旁人眼中看似浪费时间的“弱关系”或许就可以让你的生活体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