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中,如何走出讨好的怪圈?

作者: 李莹莹

爱情中,如何走出讨好的怪圈?0

小宇和小美相恋已有一年多,某天两个人准备出门,小宇突然说:“你为什么要把头发扎起来?”“因为夏天热啊。”小美说。“能有多热?大街上其他女生怎么不会把头发扎起来?”“我扎起来不好看吗?”“我不喜欢你扎头发。”于是小美默默放下扎头发的皮筋,忍着夏天的燥热和小宇出了门。

小宇喜欢看足球比赛,小美其实并不感兴趣,可是为了能陪小宇看比赛,小美做了很多攻略,仔细地研究了小宇喜欢的球队、球星的各种信息,研究足球比赛的规则、战术,遇到重大比赛,不管多晚只要小宇看球赛,小美就准备好零食陪着小宇一起看,一起给小宇喜欢的球队加油。

小美觉得,只要自己听话懂事,尽可能地顺了小宇的意,他就会更爱自己。于是小宇不喜欢的事情,她都不会去做,小到穿衣打扮、饮食习惯、看什么电视,大到如何处理工作中的难题和人际关系等等,小美都会以小宇的意愿为主。可是爱情并没有像小美想象中那么顺利和甜蜜,小美觉得自己想要的并不多,就希望下班后、周末小宇能多陪陪自己,可是几乎每个周末,小宇都要出去和自己的朋友玩。每每那个时候,小美都感觉自己伤透了心。

讨好的表现

生活中其实有不少人会像小美这样,在婚姻或爱情中自动扮演“讨好”伴侣的角色,做任何事优先考虑对方的喜好,渴望获得对方的认同,哪怕遇到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很少拒绝和推辞。

在爱情和婚姻中,“讨好”伴侣的表现有很多,除了有人像小美这样把对方喜好当作自己改进的方向,还有人会一发生矛盾,不管是谁的问题就都归咎于自己,主动道歉求和;有人会心口不一,嘴上说着“我可以”“好啊”,心理潜台词却是“我不想”“我不喜欢”;甚至有人会毫无底线地包容对方。

为什么会讨好?

为什么在爱情或者婚姻中,很多人会像小美这样无意识地讨好对方呢?

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在爱情中习惯讨好另一半的人,在其他人际关系中也会更多地讨好他人。

● 个人的原因

从个人的角度,容易讨好别人的人,是没有自我或者缺乏自我的,他们无法认可和欣赏自己,只能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表扬,来确定自己是好的、优秀的。他们的情绪、安全感和自尊都基于别人的认可。简单地说,就是只有别人觉得自己好,自己才会觉得自己好。只有当他们被别人接受、被需要、被赞赏的时候,讨好者才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

于是他们总是把自己放在第二位,把别人放在第一位,活在别人对自己的期待中,不停地追逐着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为此愿意去做任何事。即使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硬着头皮去满足。

● 家庭的原因

讨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来的一种应对人际冲突和压力的方式。我们每个人最初的成长环境就是家庭,很大程度上讨好来源于我们童年与父母之间的互动。

很多讨好者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只有当自己听话、懂事,父母才会表扬和肯定自己。如果自己所作所为不符合父母的期待,父母就会不满、生气。如果明显违背父母的要求,就会受到批评和惩罚。长此以往,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很多孩子试图变“乖”,而“乖”意味着按照父母的要求行事。于是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努力实现父母明确提出或隐含的期望,就成了最初的讨好。

渐渐地,我们就学会了通过迎合别人来获得爱,同时也形成了错误信念:真实的我是不被爱的,或者我不值得被人无条件地爱。

成年后,我们就会将这个童年学习到的模式带到自己的其他人际关系,特别是爱情中。

讨好的影响

1伴侣无法了解真实的你

在爱情中讨好另一半最初的出发点,可能是想让对方多爱自己一点。可实际上,当我们长期讨好伴侣的时候,就会让对方无法了解真实的自己。讨好让我们把自己内心很多真实的东西锁在心里,伴侣看到的是我们呈现出来的假象,就像小美并不喜欢足球,可是小宇单从小美的表现来看,小美知道那么多球队的信息,熟悉足球比赛的规则,甚至对战术也有所了解,那他可能会认为小美是一个球迷。但真实的小美并不是这样。

2伤害彼此的关系

小宇和小美一起来到咨询室和我聊起小美习惯讨好这个情况的时候,小宇说其实自己真的很喜欢小美,可是他也很苦恼。

比如两个人出去吃饭,他问小美想吃什么,小美都说“随便,我都行”,可其实不是什么都行的,有时候自己点的菜小美会皱着眉头吃,有时候吃得特别少一看就没吃饱,每每那个时候小宇心里既生气又难受。生气的是为什么小美不能直接告诉自己,她想吃什么,喜欢吃什么。好多事情都要猜来猜去,感觉特别累。

但这个时候即使自己很难受、生气也不敢表现出来,因为他知道小美是为了照顾他的口味,好像自己这个时候没有资格生气,如果生气了就辜负了小美的爱。小宇说,有时候到了周末,很怕长时间和小美待一起,怕自己又没猜准小美的心思让她失望,索性就约着朋友打打游戏什么的,感觉会轻松一些。

我相信小宇的苦恼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被讨好者”的心声。看起来,他们享受着伴侣的“讨好”,应当很逍遥快乐,但实际上“被讨好者”也会感到压力。讨好行为阻塞了两个人之间坦诚交流的渠道,使得爱情中的不满与矛盾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3压抑的情绪带来身心疾病

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的爱情中,讨好会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比如愤怒、仇恨、苦涩、烦恼、悲伤、委屈等等,并且习惯讨好的人还会习惯性地压抑这些情绪,许多慢性疾病甚至癌症就是由此引发的。

如何走出讨好的怪圈?

有意识地观察自己,掌握讨好的主动权

讨好并不是绝对不好的,它是我们应对生存压力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合理地、恰当地、主动地选择如何使用这种方法。

很多人在爱情里讨好另一半可能都是下意识的,就像我们节目开头故事中的小美,她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听到男朋友说“我不喜欢你扎头发”就把头发放下来,自己陪男朋友看球赛就是在讨好对方。这种无意识的讨好会让人陷入“你高我低”的委屈、愤怒中,对关系是不利的。

如果讨好是我们自己主动的选择,那在心灵的层面两个人就不是“你高我低”的状态,而是平等的。比如在两个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可能会有好几种解决矛盾的方式,可以主动沟通,可以换位思考等等,那讨好也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如果讨好对方能够既不伤害自己,不让自己感到委屈,又能有效地化解矛盾,那为什么不用这种方式?

再比如我知道你喜欢吃面条,知道你忙了一天又饿又累,那我给你做一碗你喜欢吃的面条,从行为的角度看这是讨好。但我做这碗面条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让你觉得我有多好,让你多爱我一点,而是我希望又饿又累的你回来能吃到自己想吃的饭菜。这样的讨好不会破坏两个人的关系。

正视和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和喜好

相爱的两个人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是非常正常并且难以避免的事情,矛盾和冲突本身也并不可怕,生活中的大部分矛盾和冲突都是可以化解的。所以我们不能抱着鸵鸟心态,因为怕冲突、怕矛盾就一味地讨好对方,压抑和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真实需求。

事实上每个人在情感中都有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如果一方习惯讨好、迁就另一方,不能坦诚地告诉另一方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那对方可能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好好爱你。

就像小美最后披着头发出门,自己其实并不开心,甚至因为感到小宇不理解自己而生气和委屈。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看,小宇可能并没有体验过夏天头发被汗水打湿粘在脖子上的那种不舒服,因为大概率上小宇可能没有机会留那么长的头发。

情侣或者夫妻之间,很多时候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应该知道、应该懂的事情、情绪,对方可能真的不清楚也不明白。因此,向另一半坦诚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需求和喜好非常重要。

可能一开始这样做会有些难,这个时候,需要注意的是:

※ 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表达,如果不表达对方就无法爱上真实的自己。

※ 从小事情开始,比如吃饭点什么菜,电视看什么节目这些不会引发大矛盾的事情开始。

※ 要不断练习。

一种行为方式不是一时半刻形成的,讨好可能是我们从幼年为了应对冲突或者压力而学习到的一种生存手段,它陪伴了我们很多年,现在我们长大了,需要学习新的更好的应对冲突和压力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练习。不只是在亲密关系中练习,更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里,练习正视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喜好。

在安全的环境中自我成长

对于习惯讨好的人来说,最最缺乏的是看见并确认和接纳一个真实的自己的能力,解决讨好问题的核心就是找到缺失的真实自我。

在日常生活中,想要依靠自己或者看看书听听讲座之类的达到这个目标,

会比较困难。讨好是在以往关系互动中形成的,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回归到关系互动中,这个关系得是区别于以往“有条件的爱”的关系。

在一段安全的、稳定的、无条件的爱的关系中,我们将会有机会探索自己讨好行为背后的原因,摆脱对于外界赞赏和认可的依赖,不断发现、认识和接纳真实的自己,学习新的人际互动方式,并认识到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是值得被爱的。

这样安全、稳定的关系,专业的心理咨询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师既不会对来访者提出要求,更不会离他而去。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自己从根本上告别讨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