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文明实践”助力青岛城阳“四区一园”建设

作者: 青岛市城阳区科协

“心理科普+文明实践”助力青岛城阳“四区一园”建设0

在青岛奋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崭新历史时期,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的青岛市城阳区,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要求,以奋发有为、勇立潮头的精神,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创新创意引领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进区、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人文生态幸福家园”,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已成为大青岛北部经济隆起带核心区。

新时代新形势下,城阳区科协着眼于深化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针对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实践探索,积极做好“心理科普+文明实践”工作,为城阳“四区一园”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深入调研,探索心理科普优选路径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心理压力逐渐增大,且自媒体时代,各种信息纷杂多样。社会、家庭和个人问题日益凸显,有的甚至矛盾激化,酿成严重后果,引发社会舆情,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与和谐社会建设,教训十分深刻。

对此,城阳区科协深入街道、社区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认真调研,了解到目前社会心理服务存在着科学普及程度不够、服务网络建设不全、危机干预不及时,无法满足群众需求的问题。而坚持以民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心理科普工作,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契合新时代社会文明实践要求,对于培育民众健康心理十分必要,是解决问题的优选路径。

为此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切实发挥科协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强的优势,着眼于服务关口前移,做好“心理科普+文明实践”工作,为民众提供可靠的心理健康服务。

协调联合,构建心理科普服务网络

(一)建设线上智慧平台。协调科普志愿团队开发运营能够集数据收集、分析研判、危机干预、科普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心理科普服务“智慧云平台”,面向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提供知识讲解、测评调查、咨询问答和资源交互等服务内容,能够覆盖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大群体,为开展心理科普服务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拓展线下互联空间。支持相关企业和机构抓好心理科普服务空间设计、心理装备研发、文化产品制作、运行维护管理等,积极建设社区、学校、企业“心理便利店”(心理辅导站)200余处,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线下阵地和载体,以大数据共享的形式,实现与智慧云平台的数联、物联,坚持边服务、边丰富、边完善,使心理科普服务更为贴近群众、更为及时便捷。

(三)打造一流人才队伍。联合科普志愿团队积极与中科院心理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国家级心理机构共建,开展EAP援助师、社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培训60余场次,培训了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500余人、EAP援助师600余人,并举办基层队伍服务能力训练营,培训了1000余名基层骨干,形成专业人才云集的人力资源库,同时组织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较好提升了服务能力。

(四)构建全域服务网络。按照“政府指导、部门参与、社会力量实施”原则,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为要求,组织由社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婚姻家庭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网格员等组成的多支服务力量,利用线上线下平台载体交互运行开展工作,构建了“区级、街道、社区”全区域服务网络,为开展“心理科普+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务实为民,开展心理科普志愿行动

城阳区是中国科协、中央文明办确定的“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服务试点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心理科普工作与文明志愿活动紧密结合,开展“心理科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体现了务实为民的本质要求。

一是讲“心”语,认真组织科普宣传。结合科技、教育、文化“三下乡”,组织心理服务志愿团队下基层、进社区、入校园,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发放《心理科普专刊》《心理科普手册》5000余册、各类宣传品35000余份,惠及群众近40万人次。协同城阳融媒体中心,在“爱车94.0”晚高峰时段开设科普小课堂,向民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每日受众约30万人次。发挥网络宣传优势,利用“爱城阳”App、“城阳微科普”公众号等进行心理知识科普,打通了社会心理服务的“最后距离”,提升了全民科学素质。

二是联“心”桥,广泛开展志愿活动。依托“瑞阳心语”心理科普教育基地、8个街道心理服务所,广泛开展健康义诊、心理咨询、爱心帮扶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00多场,累计服务18万余人次。联合教体、人社、卫健等部门,开展心理科普“联心桥”志愿活动,进行心理测试、心理训练、心理疗愈等达3万余人次,服务重点人员2000余人。活动中为各中小学、幼儿园送心理健康科普课200余次,举办60余场次家庭婚姻生活心理讲堂活动,受益人达8000多人。特别为残疾人、孤寡老人、失独家庭送去了贴心的心灵慰藉,为遇有重大挫折而产生心理挫伤的群众,提供了亲情式的心理服务。

三是探“心”路,扎实进行文明实践。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要求为指导,协同区内科普志愿团队,按照“服务性、常态化、求实效”原则,在全区230个社区心理科普服务站中,组织举办了以“关爱心灵、阳光科普”为主题的专项文明实践活动,面向公众进行心理科普知识讲座110余场次,开展心理服务团体实践活动百余场,受益人群达25万人,为有关患者进行心理测验6000余次,免费筛查、及时干预心理问题人员300余名,成功避免了相关问题发生,实践探索了服务新路径,受到民众的一致好评。

通过扎实的“心理科普+文明实践”服务,丰富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强化了“志愿服务试点区”建设成效,为“湾区都市、活力城阳”和“四区一园”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为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积极助力。 (供稿 汤丽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