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拒绝”说话是病吗?

作者: 杨超

孩子在学校“拒绝”说话是病吗?0

Q老师,您好!

我家孩子今年小学一年级,老师多次反映说她在学校与同学、老师都不讲话,上课小动作很多,容易走神,班主任课下想单独跟她沟通,但都无果,孩子无任何反应。我观察了孩子很久,孩子应该算是活泼的孩子,她在小区经常跟着小朋友跑来跑去,很爱动,但是和小朋友的交往中确实无语言交流。

可她在家就跟小话痨一样,嘴巴不停,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回家都会讲,还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孩子很聪明,也并没有语言障碍,为什么到了学校、广场、商场等这些地方,她就不说话了呢?有个当医生的朋友曾经和我提过一句选择性缄默症,她会不会是得了这种病啊?

困惑的叶子

A叶子,你好!

根据您描述,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智力正常,目前是已经获得了语言功能,在家中可以讲话,但到了公众场合,比如学校、商场等地方就会出现持续性沉默不语的情况,我们一般会考虑恐惧、适应、多动等一系列问题,您说的选择性缄默症也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可能,今天我们重点讨论这部分内容。

选择性缄默症是以患儿在某种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如学校,有陌生人或人多的环境等)持久地“拒绝”说话,而在其他场合言语正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这种疾病一般不易被发现,通常到了幼儿园,甚至小学才会被发现有点“特殊”。虽然有很多孩子会在外表现出害羞、内向、没礼貌等,但并不能用这些来解释孩子在公众场合不说话的原因。很多家长、老师、同学对孩子在学校不讲话的行为有着误解、漠视甚至霸凌,导致孩子失去了自信,交不到朋友,厌学等。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看待选择性缄默症。

首先,造成选择性缄默的原因是多因素的,遗传、环境因素、气质等共同作用,并没有单一的确定性的原因。比如父母有一方可能是回避型人格,或小时候也有类似经验等。孩子的先天气质类型比较敏感,孤僻胆怯,又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惊吓,恐惧等都会有可能造成选择性缄默。

其次,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行为表现并不都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先天气质类型,不同的人格、经验、能力、家庭教育环境等等,这些都会影响疾病的具体表现。例如有的孩子在公众场合不讲话,但表现得很温顺,害羞听话,配合度极高;有的孩子在公众场合不讲话,但会有对抗行为,不听从指令,配合度较低。

另外,有部分孩子因为选择性缄默,情绪过度焦虑导致在学校注意力无法集中,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此,我建议,先解决孩子的情绪再训练注意力,不必着急关注孩子的学业。

那么面对孩子在学校不讲话,我们应该怎么正确地帮助孩子?

1不强迫孩子讲话

比如,带孩子和小朋友们玩耍,家长可以主动做示范跟小朋友们打招呼,但不要求孩子一定跟伙伴打招呼。有些孩子会选择用笑、点头或者眼神打招呼,有些孩子可能会直接跟伙伴玩起了游戏。

2尽可能选择具有轻松氛围的班级

选择性缄默的孩子具有易焦虑的特点,而轻松舒适、放松、信任的环境是促使其开口讲话的基础,因此,根据孩子的特点,我们尽可能为孩子选择适合的班级。

3游戏互动诱发孩子讲话为主,避免过多和孩子讨论并要求“讲话”

可多与孩子在公园、广场等公众场所玩亲子互动、易诱发孩子开口的游戏。比如吹纸片的游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有声音发出来。

4家校的沟通与合作很重要

对于这类孩子,我们想要他在学校开口就需要家长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和配合。我们都认为孩子需要肯定和鼓励,学校老师更是如此,但对于选择性缄默孩子的鼓励则需要更谨慎一点。

比如,学校老师可能为了给孩子信心,在课堂上向孩子提问很简单的问题,孩子不说话,老师鼓励并肯定她:“不着急,慢慢想,说错没关系。”老师是好意,但对于孩子而言,这时全班的目光都聚焦于他身上,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放在开口讲话上,焦虑情绪就会放大,也更加缄默。

若家长提前与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老师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帮助孩子。孩子缄默严重的时期尽可能避免课堂提问,或者当孩子不回答,又或者回答错误的时候,老师直接请孩子坐下就好,不需要对她错误的答案有太多反应,越自然越好。

当孩子缄默有所改善了,可以从私下交流慢慢过渡到课堂提问,这时期,孩子若在课堂上不做回答,或者回答错误,老师就可以自然地讲:“请坐,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再想一想,也许就会有答案了”。课下老师可以给予她一些鼓励,比如:“最近有进步呀,老师在课上看到你认真思考了,答案似乎已经到嘴边了,就是抱歉,没能等你准备好,老师就把你点起来了,我们可以约定一个动作吗?比如举手,或者其他小动作,老师看到了就知道你做好了准备,可以提问了,怎么样?”

因此,良好的家校沟通,可以帮助老师获得更多孩子的信息,也更有效地帮助孩子走出缄默。

5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就会好转,但实际上每一个选择性缄默的孩子都在经历着情绪上的挑战,即使部分孩子自愈了,很可能也会因为过去受挫的经验导致她易感到孤独,易焦虑,不合群等。寻求专业的帮助,不仅仅是帮助孩子开口讲话,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孩子有效改善情绪,提高自信心,改变不合理信念,让孩子更好地积极地面对未来生活。

鉴于您家孩子的具体情况,是否符合选择性缄默症诊断,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专业医生诊断。希望以上建议对您的教育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家庭幸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