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指责型伴侣,是“正面硬刚”还是“以柔克刚”
作者: 黄晓静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某位博主拍摄自己爷爷奶奶的日常。奶奶的嘴巴像蜜一样甜,“他爷爷,你看你这菜洗得多鲜整;你看这丸子炸得多香多好吃!”爷爷脸上也乐开了花。想想这两人就这么一个在不停夸赞,一个在不停干活的互动中过了一辈子,他们笑起来的皱纹里都盛满幸福。
但看看自己的婚姻,我不免失望。两个人从结合到渐行渐远,这个过程里,没有赞赏,没有肯定,反而是没完没了的互相指责。在“差评”的婚姻里,没有谁会快乐。
指责批评的话语,让心情瞬间坠入谷底
我和枫的结合是略显仓促的,经人介绍,半年后就结婚了,算“闪婚”。结婚前还没来得及暴露的问题,在婚后的过日子当中很快地原形毕露。我在心里嘀咕:他太急性子了吧,好没耐心。
枫也很快地开始了他的“反馈”。晚上下班后回到家,“你看看客厅里乱的,怎么也不收拾下?”“哪个男人像我这样回到家连口饭都没得吃?”我那时上班较远,下班到家略迟。
偶尔跟他外出聚餐,席间本来谈话挺愉快的,他会突然说一句,“你看看某某,你怎么不像人家的性格那么活泼!”我脸上顿时几条黑线,僵在那里,一时语塞。
每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的不舒服感就很明显。原本以为,两个人结婚后会很开心吧,下班了互相分享生活,坐在一起聊聊天,把压力释放。而对方指责贬低的话语,让我的心一片灰暗。
我真的那么糟糕吗?怎么到了对方眼里,竟一身的毛病?对方是不是压根不喜欢我,那为何选择跟我结婚?本来就敏感的我在一次次自我怀疑中,变得沮丧愤怒、焦虑不安。
因为对方时不时冒出的“差评”,我变得敏感,很多事开始回避沟通。“你老公大男子主义思想重,他觉得他是你老公,就可以这样对你。”闺蜜解读,“他这是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心态。”
我变得患得患失,在枫面前,总有点小心翼翼。因为那些指责批评的话,有时就像针刺一样,虽没有身体的痛,却让人的心情瞬间跌到谷底。
我的策略是正面硬刚
在婚姻里,我不快乐。我曾经把苦恼讲给母亲听,“你呀,就是‘戏’不住男人!跟你一起长大的邻居家的小俐,她老公脾气暴得很,结了婚之后呢,男人被她调教得好好的,什么都听她的。”母亲把这件事归因到我身上。
在很多人看来,女人只要有手腕,什么样的男人“治”不了?愤怒的我采用了一个直接的方法,不是“戏”,而是据理力争。我给枫写过言辞恳切的信,“跟你结婚前,也没对你提什么要求。但是请你对我的其他方面降低要求。每个人都有缺点,谁也不是完美的。”
“哎,我这样提还不是为了你好,是为了让你多做改进啊!”
“你用那样的语气挑人毛病,是为了我好?还是为了故意气我?”“你让我改进,凭什么呢?你有什么资格?”
“有啥资格,因为我是你老公!”
沟通变成了互相咆哮,完全行不通。
我又采取了另外一个策略,那就是“以牙还牙”。枫如果否定我一句,我一定挑出他的一个毛病当作反击。知道枫脾气不好,我不会当面反击,而是在微信上回复,言辞激烈,对他的观点予以顽强的反驳。我经常编发十几条信息,狂轰乱炸,而原因可能就是他前一天碎碎念我哪里做得不好。“如果你控制不好自己的脾气,就多读几本书,你书读得太少!”“你有啥好牛的,你看看身边朋友,哪个人不比你混得好?”“别总对我指指点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这种“硬刚”的举动中,我似乎变得强大了。枫好像收敛了点,不再毫无忌惮地对我指指点点。
但这样的“对抗”,谁是赢家?
这样的婚姻还会变好吗?
突然有一天,看着镜中日渐憔悴、剑拔弩张的自己,我失望极了:难道婚姻就是如此,让我们变成了最讨厌的样子?为了保护自己,我学会了吵架,去刺痛别人。
两个人从结合到怨怼,感觉婚姻里缺少了丰沛的爱,而两个人,都对爱有着匮乏感。
“我刚生他的时候,一点奶水都没有,饿了就喂他点糖水。后来又把他放到他奶奶那里照顾……”婆婆在聊家常中提过。而公公对儿子非常严厉且让人难以亲近。公婆年轻时感情不太好,经常争吵。“小时候经常听到父亲数落母亲,那时的我非常恼怒,不明白父亲为何那样。”枫曾说起他的童年记忆。
“所以你现在活成了你父亲的样子,你对我也是这样,经常唠叨我的不是。这一点让我非常难受!”我平和地说道。
不愿沉浸在婚姻烦恼中的我,去求助心理师。心理师明确地说,喜欢贬低、发脾气的男人往往在社会上不如意,他心里缺乏对女人的尊重,以言语发泄、发脾气的方式来威慑对方以保持强势的地位。男人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是有欠缺的,等他长大以后,一旦遇到不顺心就会用同样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男人没有安全感,通过攻击他人的方式,消解自己被抛弃、被忽视的恐惧。
看似强势的人,他的背后也许是脆弱而无能的自我。在这个层面上,我对枫的行为表示了一定的理解。既然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吧。

我调整了自己的应对模式
首先,跳出来看待这个问题,坚定地告诉自己,对方对我的指责抱怨并非因为我不够好,而是对方的指责型人格在作怪,那是对方的心理固有模式,我不去认同。不再那么玻璃心,不再那么容易“一触即发”,保持情绪稳定的内核。
其次,意识到自信心不强大,我开始知行合一,多做提升自己能量的事。比如每周两次的跑步锻炼或爬山,释放负能量。提高自己的精气神,白天好好工作,到家后多做事。有事需要沟通,我就用简洁的语气沟通,不再执着于讲大道理。
再次,改变沟通模式,不随他人的情绪起舞。又是一个周末,当枫又在碎碎念“你呀,说你懒还不认,那么晚起真少见!”正在阳台读书的我,看着他平静地说:“今天是难得的周末啊!我有自己的放松方式。”
最后,认识到对方内在的弱,也在生活中给予对方适当的肯定。“你这件事办得真叫厉害!”“你对工作真的很有责任心喔!”
婚姻不是彼此拿着量尺过日子,动不动给对方“差评”。做一个对自己和伴侣经常正反馈的人吧,那会让我们相信自己的吸引力和价值感,从而对自己的魅力产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