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

MAGA观察

《时代》2025年6月23日

特朗普的“大驱逐”:一场重塑美国移民体系的激进试验

在萨尔瓦多恐怖主义监禁中心(CECOT)的探照灯下,238名被美国驱逐的委内瑞拉人齐声高喊着“自由”。3月15日,特朗普政府援引1798年制定的《敌对外侨法》,将这些被认定为黑帮成员的移民遣送到CECOT。然而,政府未能证明这238人都是黑帮成员。卡托研究所发现其中超50人曾合法入境,CBS的调查显示多数人无犯罪记录,有人仅仅因为有文身就遭到指控。

将移民遣送到一座臭名昭著的外国监狱,不过是特朗普的移民驱逐计划骇人听闻的环节之一。自上任以来,特朗普正以空前手段重构美国移民体系,撤销数十万人的临时居留身份,当街抓捕发表政府不喜欢的言论的外国学生,撤销学生签证并启动驱逐流程,授权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等机构全国搜捕,传唤移民实施突击拘押,等等。通过与地方警长及警察部门合作,ICE已突袭全美各地的学校、公园及餐馆,短短数月内便拘留了约8.2万人。

特朗普的驱逐计划已经在全美范围内引发恐慌,影响了移民及其家庭的生活。政府被指责滥用权力,将战争和反恐工具非法用于移民问题。但在特朗普眼中,移民挤占了美国工人的就业机会,耗尽了州和地方政府的资源,他现在只是在履行竞选时的驱逐移民承诺。

随着政府不断加码,这场大规模的驱逐行动或将终结美国持续数十年移民涌入潮,改变自“冷战”结束前以来美国对待避难者的一贯方式。

全球媒体概览

伊以战争将会如何结束

伊以之争在6月成为众多媒体报道的关注重点。就在局势尚未明朗之时,《经济学人》《外交政策》《大西洋月刊》3本杂志已经在率先发表的内容中推演了伊以冲突未来走向的多种可能性。

6月21日出版的《经济学人》指出,以色列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核心在于消除核威胁,但面临双重困境:军事打击难以根除伊朗数十年来积累的核技术,反而可能强化其拥核决心;推动伊朗政权更迭则缺乏可控路径,而且没有人知道新政府是否愿意与以色列和平共处。随着特朗普有意搅入战局,这场战争的走向随时可能升级,甚至引发能源危机。谈判或许是最好的解决之道,难办的是,内塔尼亚胡显然拒绝谈判。

《外交政策》推测了事态可能出现的3种走向:其一,伊朗象征性妥协。效仿真主党模式,在遭受重创后接受调停,表面反击实则停火。其二,以色列被迫撤退:伊朗坚持不懈的反击加之国际压力(尤其当特朗普施压)迫使其缩短行动。如果美国真的施压,内塔尼亚胡会缩短行动时间。其三,地狱级升级,也是最危险的发展路径—伊朗袭击中东美军目标将美国拖入战争,或美国主动升级打击,导致地区全面冲突。《外交政策》特别警示,特朗普一边敦促谈判一边军事威慑的矛盾做法,反增风险。

围绕最糟糕的情况即地狱级升级它又作了更进一步的深层影响的预测。首先是伊以冲突带来的战术革新:以色列利用“暗杀小组+精准轰炸”系统性清除伊朗核科学家及防御体系,重创伊朗政权的稳定性。其次是伊朗面临的政权危机:伊朗的代理人网络被瓦解、国内压迫加剧,可能催生“强人夺权”(如沙特式威权主义现代化)或民众的反抗。需要警惕的还有特朗普的角色反转,从初期撇清责任到高调宣称“我们行动”,特朗普的介入看似非传统,站在其立场上却是“消除伊朗威胁的最有效尝试”。而且,最终他很可能会以“和平缔造者”姿态收割政治红利。

当前的多方博弈正将中东推向临界点—一边是以色列“不安全感驱动的焦土战术”,一边是特朗普“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投机主义”,而伊朗政权在战火与制裁中摇摇欲坠。三刊共同认为,外交仍是唯一出路。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外交政策》说,更糟糕的情况可能是,伊以战争扩大为地区战争。

目前看来,哪家媒体的预测更准确呢?

上一篇: 声音
下一篇: 反常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