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飞机看恐龙
作者: 王亚男相信喜欢恐龙和科幻的朋友们一定不会错过电影《侏罗纪公园》,该片的灵感来源于1925年的电影《失落的世界》。尽管这部电影是一部默片,但它拥有一项航空纪录级头衔——世界上第一部在空中放映的全长故事片。
1925年4月6日登上英国帝国航空伦敦—巴黎航班的乘客们不会想到,他们将会经历商业航空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成为世界上最早在飞机上看故事片的人。飞机平飞后,工作人员把一台胶片放映机搬到客舱后面,然后在客舱前壁板挂上一块投影屏幕。等到放映员拨动开关,随着卷片机转起,客舱就变成了一个空中的飞行电影院。乘客们坐在以柳条编织,用螺栓固定在地板上的扶手椅(当时的客机最流行的座椅设计)上,享受世界上第一部在云端放映的故事片——《失落的世界》。
应该给坐飞机的旅客放映怎样的电影?那个年代,买得起机票的人都是富人,但这还不是飞机旅客的全部特质。那时商业客运航空刚刚兴起不久,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比较差,在大多数人心里,这些嗡嗡响、慢吞吞、四处漏风的“飞行大篷车”随时可能一头栽下来,只有那些内心深处对于这类风险不够敏感的人才会选择踏入狭小逼仄的客舱,在云层中以不间断的颠簸完成一段并不舒适的旅程。对于这样的乘客,能刺激肾上腺素的惊悚悬疑类影片也许更对胃口。于是,帝国航空特别选择了这部根据著名小说家柯南·道尔于1912年创作的小说《失落的世界》改编的同名默片电影。
100年前,在飞机上播放胶片电影相当麻烦。为了降低客舱内的亮度,飞行员要把飞机飞到浓密的云层中——这在今天的商业航空中是绝对禁止的危险行为,但在当年,只有这样才能让乘客们看清投射在银幕上的影像。此外,声音的问题也很难解决。许多人以为默片是完全无声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在电影播放期间,人们一直在尝试营造各种音效。有时是钢琴独奏,有时则是大型交响乐队合奏,有时会配特制的音效机,甚至会让演员现场同步朗诵台词。为了让1925年那次空中电影更加摩登,帝国航空确实下足了功夫。公司聘请柏林交响乐团在地面进行演奏,然后把声音用无线电发送出去,通过飞机上的接收机接收,再由客舱内的扬声器播放,这样就实现了给《失落的世界》现场配乐。
当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种观影方式给飞行带来的真正危险:1950年之前的赛璐珞(合成塑料)电影胶片是易燃物。虽然赛璐珞这个名字读起来很可人,但从化学性质上说,赛璐珞的成分其实与火药同源。一旦赛璐珞胶片被点燃,就会持续燃烧,很难被扑灭。幸运的是,在赛璐珞胶片时代,空中影院并不是每个商业航班的必备服务,也未曾在实际飞行中引发火灾。但倘若联想一下当年的赛璐珞胶片的燃点只有125摄氏度,你就知道100年前在飞机上看电影的旅客们有多幸运了。
(右 右摘自《航空知识》2025年第5期,陈玉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