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石油的地缘政治重要性下降

作者: 徐沛宇

从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空袭伊朗,到6月24日以色列伊朗停火,国际原油市场并未出现剧烈波动,因为国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难以改变。

冲突期间唯一搅动国际油价的时刻是6月22日,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库萨里表示,伊朗议会已得出结论,认为应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但最终决定权在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手中。

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一旦关闭,将重创全球油气贸易。因为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的油气只有很少部分可以转至其他运输通道,供应缺口短期内将难以弥补。

6月23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一开盘即大涨,其中布伦特原油涨5.7%,WTI原油期货上涨涨超6.17%,但不久即回调。6月24日以色列伊朗停火后,国际油价在低价波动。截至北京时间7月1日下午5点,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为66.2美元/桶,英国布伦特(Brent)原油期货价格为66.7美元/桶,均跌至伊以冲突以前的价格。

伊朗掌控的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世界石油天然气运输咽喉要道。关闭霍尔木兹海峡意味着关闭全球两成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气通道。这将直接损害中东油气出口国和亚洲油气进口国的经济,也将间接拖累全球经济发展。

表:2020年-2025年一季度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气数量

中东石油的地缘政治重要性下降0
石油单位:百万桶/天;液化天然气单位:10亿立方英尺/天。资料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制表:颜斌

图1:霍尔木兹海峡地理位置示意图

中东石油的地缘政治重要性下降1
资料来源:百度地图截图

美国能源信息署6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平均每天2000万桶,相当于全球石油液体消费量的20%左右;同时,全球约20%的液化天然气(LNG)贸易也经由霍尔木兹海峡运输。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伊朗与阿拉伯半岛的阿曼角之间,东接阿曼湾,西连波斯湾,呈人字形,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该海峡东西长约150公里,最宽处97公里,最狭处38.9公里,平均水深70米。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拥有重要港口阿巴斯港,并控制着海峡中的主要大岛格什姆岛和霍尔木兹岛。

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能全认为,以美伊战争没有引发国际油市大动荡,表明石油在中东地缘政治中重要性的下降,未来美国欧盟等对中东的政策及中东国家政治或将出现改变。

中东石油的地缘政治重要性下降2
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石油运输船。图/法新

霍尔木兹海峡的影响力

中东是全球油气资源的富矿。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2024年,中东七大产油国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量合计约为3000万桶/天,占世界石油产量的比重超过30%。其中,出口量最大的是沙特阿拉伯,根据Vortexa公布的油轮跟踪数据,2024年,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和凝析油出口占霍尔木兹原油总流量的38%。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流经霍尔木兹海峡的流量占全球海运石油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约占全球石油和石油产品消费量的五分之一。此外,全球约五分之一的液化天然气贸易也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主要气源地是卡塔尔。

油气贸易依赖于管道、港口、航线等因素,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贸易想避开霍尔木兹海峡另寻通道的难度较大。

捷诚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闫建涛对《财经》表示,有几条陆上管道可以将中东的石油运到红海或地中海的港口,以避开霍尔木兹海峡,比如沙特和阿联酋的原油管道约有260万桶/日的运力。然而,这些管道大多需要维修和升级,或者因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或地缘政治问题而关闭,估计实际可替代的运输能力不足700万桶/天,最多占霍尔木兹海峡石油运输量的三分之一。而且转运的运费、保险、航程都会增加,各方都难以承受。

图2:各国产石油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的量

中东石油的地缘政治重要性下降3
单位:百万桶/天。资料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基于Vortexa油轮跟踪的分析

图3: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的石油流向

中东石油的地缘政治重要性下降4
单位:百万桶/天。资料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基于Vortexa油轮跟踪的分析

伊朗历史上曾多次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但目前尚未真正关闭过。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能全告诉《财经》,伊朗无论是从本国的经济影响考量,还是从可能导致的广泛影响考量,伊朗都不会轻易做出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决定。

根据欧佩克2025年6月16日出版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2025年5月,伊朗的原油产量每天超过330万桶。此外,根据行业机构的数据,目前伊朗每天出口原油约180万桶,出口成品油约35万桶,主要也是通过霍尔木兹海峡销往亚洲。

国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难改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2024年,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的原油和凝析油中有84%,液化天然气中有83%流向了亚洲市场。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是经由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亚洲的原油的主要目的地,合计占所有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原油和凝析油流量的69%。

若霍尔木兹海峡关闭,这些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口原油的国家将首当其冲,短期内将面临油价上涨、供应短缺的挑战。国内外的多家机构认为,若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国际油价短期内可能上涨至120美元-150美元/桶。但此次以伊冲突对国际油价未产生较大影响。

王能全表示,这表明近年来全球能源市场已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中东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已显著下降,美国和欧盟等对中东政策,以及中东国家内部政治将越来越少地受到能源安全的制约。

美国已实现能源独立,欧洲在积极实施能源多样化,中国的石油需求也接近达峰。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仅增长0.8%。以中东产油国为主的欧佩克在全球石油供应中的份额从20世纪70年代的50%以上,下降到2023年的33%。因此,此次伊以冲突难以改变国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

王能全表示,即便霍尔木兹海峡真的被关闭,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也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一旦其被关闭,国际能源署及其成员国肯定会大规模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缓和市场的紧张局势,压制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同时,美国会要求沙特阿拉伯放弃减产,转而大幅度增加石油产量,甚至俄罗斯也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因此,长期来看国际油气市场不会短缺。

国际能源署6月17日发布报告称,美国、加拿大、巴西、圭亚那和阿根廷的增产将足以覆盖未来几年的全球需求增长。尽管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和贸易紧张加剧带来显著不确定性,但仍然预计2030年前国际石油市场将保持充足供应。

不过,国际石油运输业受到了此次伊以冲突的影响。自伊朗宣布考虑霍尔木兹海峡之后,相关的运输成本已经上涨。据媒体报道,自6月11日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再度紧张以来,中东地区的油轮租船业务已陷入停滞,波斯湾至亚洲航线的超级油轮租赁费率飙升了30%。

中国船东协会6月23日发布《关于报送航经霍尔木兹海峡船舶信息的通知》称,鉴于红海形势持续紧张,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作为重要的国际海上通道,其船舶航行安全及动态信息的掌握对于保障中国航运业稳定发展、维护国家利益至关重要。中国船东协会按照国家主管机关要求,为全面、及时准确掌握航经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海域船舶动态资料,维护航行安全,建立船舶报告制度,请各航运企业、船员船管公司看到通知后,从即日开始,向中国船东协会报送航经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海域船舶动态资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