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杂货店:日本乡村老人的生命线
作者: 刘可澄日野町坐落于日本人口最少的鸟取县的西南部,地处偏远。2019年,当地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50%,被认定为“边缘村镇”,即因人口减少而濒临消失的村镇。
高田日则是日野町的一名农民,同时还经营着一家流动杂货店。他不仅为当地购物不便的老年人送去食物和日用品,还为他们带去了欢声笑语。“您知道吗?蛤蜊冷冻过后更好吃!”高田一边说着,一边把食物递给老人。“真的吗?那我试试看!”老人回应道。“一共是1489日元(1日元约等于0.05元人民币,1489日元约合人民币74元)。”高田说,“呀!您还攒了不少硬币呢,是个小土豪啦!”
2010年,时年27岁的高田搬到日野町定居,租借了田地及务农设备,开始种植水稻。那时,日野町还有3900名居民,而现在仅剩下2600人。这些年来,许多无力照看农田的年长农民纷纷将土地托付给高田。如今,高田管理着邻近七座村镇共计10公顷的田地,成为了当地最大的农场主。
| 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
2022年,高田平静的务农生活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当地唯一一家超市——爱敬超市——在经营30年后宣布停业。镇政府迅速行动,开始寻找接班人。原店主认为,高田是接手超市的绝佳人选,因为他亲切健谈,经常邀请居民到家中做客,还帮助大家打理农田,是公认的社区主心骨。于是,原店主私下找到高田,希望他能接手超市。
最初,高田拒绝了这个提议。他说:“爱敬超市关门,大家都很伤心。但我只是一个农民,不懂经商。而且,我要是接手了,三树的生活也会受影响。”三树是高田的妻子,在当地小学担任校医。然而,高田也意识到,这家超市对于一个人口严重减少的社区来说有多么重要。“爱敬超市位于火车站旁,人流量不大。但我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能让这盏灯熄灭。如果没有人愿意接手,那就我来吧。可我有一个条件,那就是镇政府必须全力支持我。”高田说。
就这样,高田接手了爱敬超市,并在镇政府的资助下开展了流动杂货店业务。另外,他还说服镇委员会批准了“老年人探视项目”。上门卖货时,他会顺便查看那些年长居民是否安好,确保他们没有发生意外。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和辞去了校医工作的三树一直在尽力满足社区需求,一半是受他人推动,一半是出于自身的使命感。

早晨是超市最繁忙的时刻,三树会为新鲜的农产品打包并贴上价格标签。虽然她的丈夫每天都会到店里去,但这家超市主要由三树和几名员工在打理。鲜鱼区的负责人三关,在高田接手前便是爱敬超市的员工,还当过40年的流动摊贩。每天早上六点,三关会驱车一小时前往境港市场购入新鲜活鱼。日野町地处内陆,而爱敬超市能为社区提供鲜鱼,十分难得。
高田每天驾驶小货车前往不同的居民区卖货,大部分顾客都是老人。高田对一个喜欢吃生鱼片的老爷爷说:“您有口福了,今天捕的鱼特别好!”老人答道:“你们的鱼很新鲜,是这附近最好的鱼!生鱼片切得和别家的不一样,就连配菜萝卜也很爽脆!”“流动杂货店真的太好了,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一位老奶奶说。走访完20户人家后,高田驱车返回超市。太阳已经落山,天空漆黑一片。卸下车上的货品后,他忙碌的一天终于画上了句号。
| 流动零售的未来 |
流动餐车和流动摊贩早已有之,这种销售方式并不新鲜。在过去,日本常有小贩推着手推车行走在各地社区。小小的手推车仿佛集合了玩具店、五金店和杂货店。孩子们都期盼着小贩的到来,总围上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个不停。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纷纷涌向城市的购物中心。如今,日本社会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许多小城市失去了活力,商店接二连三地倒闭。就连专门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的合作社也退出了市场。
高田说:“上门卖货不过是临时解决方案。我想,我的流动杂货店最终还是会消失。我只是在尽我所能让它消失得慢一点而已。小规模零售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服务,食品更是居民的生命线。地方政府应该保障这类服务的存在。习惯使用移动设备的人能够线上购物,无人机送货服务或许也即将普及。”
| 在卖货时探视 |
高田的工作不仅限于经营超市,他还承担着监管社区老年居民生活状况的责任。他每月大约会走访200户家庭,以确保他们的生活安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高田说:“也不是什么很正式的检查,就是路过时顺便拜访一下,问问他们:最近还好吗?有没有呼吸困难的情况?身体哪里疼?老人们有时会开玩笑地回答:‘我就没有不疼的地方!’”



高田会根据老年人的购物习惯来安排他的访问时间。如果探视名单上的人恰好在超市购买了商品,他就会在送货时顺道拜访;如果对方是农民,他会在他们劳作时去田间探望。对于其他居民,高田则会专门抽出时间上门走访。“购物习惯能透露许多信息。”高田说,“如果发现老人们数零钱变得困难,那可能是痴呆症的前兆。我会把这类信息上报给政府。”
日野町镇委书记中原申生表示,“在日野町,高田是无可替代的。如果爱敬超市真的关门了,那对整个社区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高田不是本地人,但他不仅接管了年长农民的田地,还接手了超市。他真的太重要了!”
中原还提到,“日野町需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但当务之急是确保那些来了的人能够留下。为此,我们需要提供体面的工作和住房。我们正在竭尽所能,让日野町成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地方。”
| 人口少,机会多 |
高田是福冈人,曾就读于鸟取大学环境保护与食品工程专业。毕业后,因为热爱清酒,他进入了一家清酒酿造厂工作。他冬天酿酒,其余时间则在农场种植水稻。“之所以来到日野町,是因为我觉得这里虽然人少,但机会很多。”高田说。

30岁的川北光辉是山口县人,六年前,他通过日本政府的“地方振兴”项目来到日野町。项目期满后,他决定留在当地,并加入了高田的团队,成为他的员工。高田说:“我希望川北能在日野町定居,拥有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农场。无论他想种什么,我都会全力支持。我可以帮他租借设备,也可以帮他找一片肥沃的农田。我希望为日野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没有工作,年轻人不会留下来。回馈日野町的最好方式就是培养下一代劳动力,从而确保日野町不会消失。当然,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
编辑: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