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遗产捐赠是对社会最后的贡献

作者: □刘 欣

| 遗产捐赠的现状 |

在日本,许多逝者的继承人本身年事已高,或由于“亲戚疏远”“未育有子女”等原因,最终导致遗产无人继承。若既无法定继承人,又未留下遗嘱,遗产最终只能归国家所有。无人继承的遗产总额呈逐年增长之势。日本最高法院的资料显示,2013年充入国库的遗产总额为38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9亿元),到2022年,这一数字攀升至78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9亿元),不到十年就翻了一番。随着少子化问题的加剧,预计该金额将继续增长。

与此同时,即便存在法定继承人,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准备将财产捐赠给公益组织。其原因主要有“担心遗产继承者们会因分配财产产生矛盾”“遗产继承税过高,会给继承者带来负担”等。他们忧虑留下财产会进一步激化亲戚间的纷争,而上缴国库又无法按自己的意愿让财产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倾向于将遗产捐赠给相关组织。

日本:遗产捐赠是对社会最后的贡献0
日本遗产捐赠推进机构的代表董事斋藤弘道

按照日本的遗产继承制度,公民遗产一般由法定继承人继承,但也可依个人意愿通过遗嘱、信托等方式将遗产捐赠给组织机构,这就是所谓的“遗赠”。

日本遗产捐赠推进机构的代表董事斋藤弘道表示,捐赠的遗产总金额每年虽有波动,但据日本筹款协会《白皮书》调查,近年来日本年捐赠总额平均约为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然而,与捐赠文化更为成熟的国家相比,日本的遗产捐赠额并不算高。例如,英国的遗产年捐赠总额约为21亿至26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93亿至239亿元),美国的年捐赠总额则在280亿到3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16亿至2520亿元)之间。

| 遗赠的意义 |

实际上,捐赠者的遗产使用意向还反映了社会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资助疑难病患者、援助交通事故遗孤、改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救济难民等。以前,遗产捐赠者大多是没有配偶或子女的群体,但近几年,出现了不少有直系亲属却依然选择捐赠遗产的人士,他们认为这是自己为社会作出的最后贡献。

斋藤曾遇到一位男士,其妻子因癌症去世。妻子去世一年后,他参加了一场癌症志愿组织发起的捐赠会议。当时他情绪低落,但在了解到该组织正努力帮助癌症患者后,他决定为该组织捐出自己的遗产。立好遗嘱后,他愉悦地说:“我可以安心地向我的妻子汇报了。”这个场景给斋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本:遗产捐赠是对社会最后的贡献1
因物价上涨,饲料费用提高,札幌市圆山动物园运营资金紧张。2023年,动物园与札幌遗产知识产权中心签署遗赠捐赠协议,承诺将所获善款用于动物保护及兽舍改建。

捐赠的遗产不仅可以用于帮助人,还可以用在动物福利方面。2022年,札幌市率先在日本推出动物园管理条例,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动物福利,设立了以捐款为主的“动物园援助基金”。相关捐赠遗产也会并入该基金,用于野生动物保护活动以及动物园的修建和改造。

| 如何完成遗赠 |

在日本,若公民打算未来将遗产顺利捐赠出去,则必须完成正确的流程。仅简单写下个人意愿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要实现遗赠,就必须立下正式的遗嘱。

斋藤认为,立遗嘱不仅是确定遗嘱处置方式的手段,也是向受赠组织传达自己意图的方法。遗嘱承载着捐赠者最后的心愿,受赠组织能从中感受到支持,因而会更加珍视所获捐赠。斋藤还指出,遗赠并非富人的专属行为,即便只有几万日元,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善款,可在合理范围内进行遗产捐赠,助力社会解决更多难题。

有意进行遗产捐赠的人,首先要明确自己真正关心的问题领域,以及该领域内最适合的受赠组织,并尽可能详尽地查询政府认可的公益法人和组织机构的业务报告,再决定向哪个组织捐赠遗产。

确定遗赠对象后,就要着手创建正式遗嘱。个人简单的手写记录不能作为生效遗嘱,需明确要将哪部分财产、具体多少金额遗赠给哪个组织。此外,遗嘱必须遵循日本法律相关规定才能生效,自书遗嘱有时可能不符合规范。建议通过公证处办理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证遗嘱,尽管这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若没有亲属,捐赠者还需提前确定“遗嘱执行人”,如律师或法院书记员。部分捐赠者在立遗嘱后可能会改变主意,比如找到了更合适的遗赠对象或更关心的问题领域,这时可以重立遗嘱。

在遗产捐赠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受赠方可能还需承担相应税金。若遗产受赠方是私营公司等营利单位,获赠财产被视为收益,须缴纳法人税。若受赠方为个人,则须缴纳遗产税。但若受赠方为非营利公益法人、学校法人、宗教单位法人等,则无需纳税。

日本:遗产捐赠是对社会最后的贡献2
2025年2月,一对70多岁的日本夫妻以遗赠形式将25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7亿元)捐赠给日本兵库县宝塚市,用于市立医院建设和手术支援机器人购置。

此外,当遗赠资产包含大量证券和房产时,其法律估值可能与最初购入价格相差悬殊,捐赠者还需缴纳相应的所得税。若相关遗产金额巨大,还可能涉及其他问题。因此,日本相关部门建议有遗赠意向的人尽量先将遗产变现,以避免后续不必要的麻烦。

根据日本相关法规,如果捐赠者有配偶或子女,继承人有权获得一定比例的遗产,且该比例不应低于法定保障的最低额度。因此,捐赠者需确保除遗赠部分外,还有足够的资产留给法定继承人。

编辑:侯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