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添的宇宙剧场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的破界实验
作者: 郭蔷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的穹顶之下,一束束追光穿透黑暗,照亮悬浮的戏服和静默雕塑。Lili们穿越时空,呈现各种姿态……这是“镜子宇宙:叶锦添个展”的现场,亦是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和团队精心构筑的跨次元对话场域。“我们期待这场展览整整五年。”颜为昕的目光掠过AI虚拟人“Lili”倚靠的承重柱:“当华人首位‘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与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双料得主,携其开创的‘新东方主义’降临深圳,这是大湾区年度最重磅的艺术盛事。”

当电影美学踏入艺术圣殿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简称“两馆”)的一楼综合展厅内,两个大型Lili对望,其中一个Lili倚靠着主承重柱。她的姿态如同这座城市美术馆的灵魂写照——于科技与艺术的边界寻求平衡,在传统与未来的张力中锚定支点。作为首个拥有“当代艺术”和“城市规划”双主题的当代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两馆从诞生起便承载着非凡使命。
当叶锦添带着他蜚声国际的东方美学踏进展厅时,颜为昕知道他们正在突破某种无形的壁垒。“这根唯一的承重柱子撑起了9万平方米的场馆空间,而Lili倚靠其上,恰如AI与人类文明的共生关系。”馆长阐释道,“叶老师选择此处的深意,在于让虚拟生命依附于最坚实的现实根基——这正是‘镜子宇宙:叶锦添个展’展览的精神内核:人类创造的虚拟存在,恰是现实世界的镜像反诘。这根柱子既是建筑的根基,亦隐喻着城市的文明基因。”这种空间对话在两馆的建筑肌理中早有伏笔。9万平方米的广阔空间仅以零星支柱支撑,颜为昕称之为“科技与艺术的共生体”:“我们拆除物理藩篱,连警戒线都降到最低。当观众贴近旋转的光影雕塑时,那束追光既照亮展品,亦在邀请每个人登上自己的舞台。”

“传统美术馆更关注艺术史脉络,但艺术本该包罗万象。”这位在深圳生活了45年、拥有28年美术馆从业经历的馆长,亲历了中国艺术场馆从精英殿堂到公共空间的蜕变。在“镜子宇宙:叶锦添个展”的展厅里,精美华服与全息影像交错陈列,舞台设计的追光灯化作旋转的观念装置——这些跨界元素成为深圳年度最燃的艺术现场。“我们刻意淡化叶老师‘电影美术大师’的光环。”谈及策展理念时,颜为昕展现出深圳人特有的务实,“展签文字力求质朴,如同北京人打招呼‘吃了吗’那么自然。真正的艺术不需要玄奥的阐释。”这种颠覆性的体验背后,是两馆这些年坚持的策展哲学:让艺术回归人间烟火。有时寥寥数语,比华丽辞藻更有生命力。
“这是两馆的一次大胆跨界尝试。”他坦言,引入叶锦添的电影美学展览,对传统聚焦艺术史的美术馆而言无异于革新,“我们撕掉了‘纯艺术’的标签,让市民见证东方美学基因的当代重生”。展厅深处,八件跨越叶锦添创作生涯的戏服与头顶虚幻影像形成奇妙对话。颜为昕在此驻足良久:“服装是肉身的延伸,影像却是灵魂的投射。当虚实边界消融,每个观众都成了故事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