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哭之,笑之

作者: 永辉

朱耷的绘画以奇绝著称。先是布局,构图简,笔墨少,有滋味,自曰为“廉”;再者造型奇,无论是早期笔法精细的果蔬花卉,还是年过半百后笔法刻削,形象夸张的鱼虫鸟雀,亦是晚年笔墨成熟后的简约浑然,都张扬着鲜明的个性,令人过目难忘。朱耷的每幅画作都隐含象征,离群索居的禽鸟,独脚缩脖,白眼向天,孤立于画面的一角,对世人投以不屑,似在消解满腹愤懑;出淤泥而不染的墨荷;一撇画成不打弯折的兰叶;山石头重脚轻,岌岌可危;老树枯枝,残叶零落,大片留白“计白当黑”,一派孤独荒凉之气。这是不羁的“八大山人”,他笔情恣纵,逸气横生,不求章法而自得法。他一身傲骨,安然自若,拒人千里,示人以不屈之姿。

朱耷,明宗室后裔,入清后落发为僧,法名传綮。一生字、号甚多,以八大山人最广为人知。八大山人是清初中国画坛上最富个性的画家,遁入空门后,以书画寄托精神,慰藉心灵。其山水画宗黄公望之平淡天真,取董其昌润泽秀逸,得古拙劲拔、荒率奇绝之风。花鸟画师沈周、徐渭文人笔墨,身世意识融入其中,以人格化描绘和象征手法表达隐晦寓意。朱耷对自然和世事怀有独特的感受,承传统,出新意,重情感抒发,自成一格,形成个性强烈的艺术风格,蜚声当世后世,影响深远。清中期“扬州八怪”,晚清“海派”,现当代张大千、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名家均受他熏陶与滋养。朱耷与同为明朝遗民,皈依佛教的画家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僧”。

朱耷书画落款“八大山人”,观者会随自身感受而动,时而“哭之”,时而“笑之”。这世上最孤傲的灵魂,散发着最奇异灿烂的魅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