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直的诗
作者: 朴直东湖耀春
早樱嫁接一剪梅的相思,江城孟春的清风
吹落少男少女的小愁。庭院回潮的墙角
爬满青苔,小虫在其中行走和筑梦。还记得吗
路转的门槛处你曾趔趄,额上涂画
令孩子们羡慕的红药水,点缀如梅。我们携手
穿过童年的梅园,跑入樱花闪耀的雨水
日光下澈,太阳跃如一尾浮光的金鲤
又落入东湖玉簟般的清寒。少年们扬起的风筝
在湖面倒映成纯真的记忆
这个闪耀的春天,你额上的伤疤已然覆雪
只有我犹记得它们渗出梅花的冬日。
凌波一梦
趁着晨光,我们骑车翻过山头
汇入珞珈日出的凌波。记不清多少次
东湖接纳我的回声和眼泪,太阳
被浪花抬起,为守候的人群点染红晕。
这也是那座桥最幸福的时刻。婚纱的裙摆
抚摩过它夜间沉淀的梦,朝霞糅入
新娘笑盈盈的腮红。此刻
你我在此,见证最平凡的日子
湖面下疯长的水草
向下拽走人们徒劳的忧虑。
在摇晃的栈桥,彼此的呼吸
可以借机变得很近。
晨风携来对桥的说笑
那对话感叹你我的依偎,随后
梦呓起八十年代的青春。
绕史家胡同
十步一停,我们顺旧石砖的裂隙
淌过风中低回的树影。白背心大爷
将蒲扇在掌心吱呀摇晃。他说,你们年轻人
形容咱时,嘴边别老挂着“老炮儿”
北京蓝下丁零的单车惊起惬意的雁群
灰黄的羽翼掠过道道对联与门匾。当思绪
回溯七十五年,我们站在即将升起的红旗下
等待礼炮扬起喜悦的灰尘,飞机腾空
遮蔽黄河倒映于天空中那些古老的伤痛
爷爷被青春包裹,从动荡的藤椅上
缓缓起立,弹片在他活力的肉身中落下
苦心人激昂的雨。划一的踏步声绕过东直门
绕过树影婆娑的史家胡同。石鼓门当
抱着活泼的小狮,如他怀抱和平年代的儿女
蒲葵扇轻打节拍。邻家有茶香泉水
唱和老人赋闲的午未。
磨山
索道背负人们临山又下山,樱花倒淌
盈入满园春意,小雨转阴。
你躺在微湿的草坪摩挲风的痕迹,
小池莲蓬维持暮秋已枯的傲骨,
惊蛰里反复抱起小鱼的呼吸。
我把心绪寄你如寺鸽子,
与三镇的老屋檐擦肩而过。
庙门前,樱花谅解一池春水,
躲在蜜蜂的刺下,欣赏一个让她垂瓣的人。
我的脊骨渐盈潮水,乌云连缀处
东湖重唱起明亮的雨花,
棒棒糖小贩合拢褶皱的糖纸。
你的眉梢如油伞滴答下思慕,
藏于磨山怀中微醺,
雨雾如谜底氤氲遥远的春情。
月出我们攀樱顶浣洗雨水
我们对视或垂首,伞面遮掩潮湿的词穷
鞋底修剪新芽的谷雨,落蕊滴羞
徙步入东湖凌波的晚潮。漫溯的乌云收掇
杪春的橐龠,航线的纹理抖落片羽长江。
月出我们攀樱顶浣洗雨水,向煎饺老板弹唱
一曲新民谣,反刍你我油香的齿舌。
苦泥巴中失足的石头,小骨头里
开满生命的奥秘。水洼中星光正扶摇
老斋舍缀补着速朽的胶片
我们淋漓的四月,灵感尾随诗戛然落子
你的吻成为混淆两段呼吸的注脚。
朴直,本名吴鸿仪,2003年生,湖南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就读于爱丁堡大学比较文学系。作品及评论见《诗刊》《星星》《芙蓉》等,获第八届南京大学“重唱诗歌奖”、湖北省第三十九届一二·九诗歌大赛特等奖等。入选第十七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