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厂长的电商破局之路

作者: 卢洋

(2010年—2015年)

时代背景: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加速。“十二五”规划稳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互联网+”兴起,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受访人:史小奎  《莫愁》订阅者

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的一家塑料作坊陷入困境。史小奎站在仓库里,看着堆积如山却无人问津的旧塑料,意识到再不变通就要“没本钱、没事情做了”。他听说网上卖家具利润可观,便决定去睢宁闯一闯。

初到睢宁,史小奎在一家家具厂身兼网络销售员和机械木工,毫无木工经验的他从零开始学艺。到了2009年,随着网络销售经验日益丰富以及木工手艺逐渐娴熟,他在睢宁沙集镇租下门面,注册了美鑫源家具销售有限公司,正式开启网络销售之路。

彼时的淘宝电商还处于萌芽阶段,“每天进店的人数很少,如果半夜里客户的消息响一声,我们就很兴奋,赶紧爬起来回复。”2008年到2010年间,史小奎和众多早期电商创业者一样,走的是从睢宁家具厂拿货再网售赚差价的路子。可这种“二传手”模式很快就显露出弊端:供货时断时续,发货周期又长,常常被客户催个不停。“那会儿物流只有中国邮政,东西寄出后,往往得等很久才能到客户手里。”

2010年,史小奎揣着积蓄奔赴苏州市相城区购置了第一台木工机械,随后回到徐州自建厂房,正式开启自产自销模式。三年后,得知家乡宿迁大力鼓励网络创业,且有诸多扶持政策,史小奎果断回乡,重新出发。“当时村委会出面协调了土地,还帮忙降低了银行贷款。”有了政府扶持的两千平方米的厂房,再加上八台机械设备,史小奎的生意上了快车道,注册资本增长到一百万元,从夫妻店发展成集运营、制图、生产等于一体的专业化团队。

史小奎深切地体会到,企业发展始终与时代政策同频。2015年起,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移动互联网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互联网+”迅速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史小奎清晰地记得,“那时候哪怕只是进行常规的推广,网店销量都能实现翻倍增长。”

尽管订单量持续攀升,史小奎却丝毫不敢懈怠。“产品质量必须过硬,这是对消费者最基本的负责。”在家具制作流程上,他制订了严苛的规范标准:首先通过精准开锯将整块板材按尺寸要求切割成型,随后进行封边、打眼等工序,最后完成包装发货。“质量优劣、技术高低、设备先进性,都会直接影响出错率。原材料大家都差不多,差距就体现在工艺细节上。”

除了生产环节,史小奎在包装和营销上也倾注了大量心血:设计制作家具说明书;精心拍摄组装教学视频,让消费者能轻松完成安装;将传统黑白图纸升级为彩色印刷等。

谈及如今的企业规模,史小奎坦言更多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我们并非刻意抓住机会,而是始终在顺应时代趋势。”从1998年耿车镇的塑料小作坊,到2025年带动三十余人就业的电商标杆企业,近三十年的创业历程,俨然是民营经济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生动缩影。

“创业路上当然有过犹豫,失败了怎么办?”史小奎语气里带着坦然,“但我心里始终清楚,做事只能往前看,不能往后退,剩下的就是拼尽全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这份根植于心底的信念,让他在时代浪潮中始终保持着前行的姿态。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编辑 许宵雪 1850735471@qq.com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